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在职责 亲情 泪水中 民警卫晓的坚守

卫晓 (右一)转移受灾群众

 

  地震时,职责中民他老家遭受重创:房屋损毁,亲情亲人2死5伤。泪水按理,警卫坚守他有万千理由回家,职责中民送遇难亲人最后一程,亲情安慰受伤亲人一句。泪水他却把悲伤藏于心底,警卫坚守一直奋战在救灾一线。职责中民

  而今,亲情抢险救援转入过渡安置,泪水按理,警卫坚守他有足够的职责中民理由回家,回去看看受伤的亲情亲人,看看家中的泪水损失,祭奠逝去的亲人。他没回家,一直在省道210线芦山至宝兴段地质灾害易发点,观测危险,守望安全。他是汉源县公安局富泉派出所预备党员、民警卫晓。

  主动请缨 突进灾区

  卫晓老家在宝兴县,房屋背靠大山。

  “4·20”芦山强烈地震发生时,卫晓正在派出所值班。剧烈震动后,卫晓首先想到山下的家,家中的亲人。地震刚过,卫晓就与家人联系,可电话始终无法接通,他心头一紧,不祥之感涌上心头。

  卫晓正准备向所领导提出请假回家探望一事,此时,他收到短信,内容是芦山发生7.0级强烈地震,震源深度13公里。紧接着,又接到来自汉源县公安局的命令:从派出所抽人组织救援突击队奔赴芦山抗震救灾。卫晓意识到,此次地震,芦山受灾不轻。芦山、宝兴山水相连,他更担心家人的安全。

  “我是宝兴人,熟悉芦山和宝兴的情况!”卫晓改请假为请缨,向派出所领导提出参加救援突击队,并获准。卫晓当时还有一个想法:芦山离宝兴近,容易打听到家中情况。

  灾难面前 难顾家庭

  可到了芦山,严重的灾情,让他无法顾及家庭。

  4月20日下午2时许,一支由汉源县公安消防组成的百人救援突击队,带着救援工具直奔芦山。房屋坍塌,人员伤亡……眼前的一切,让卫晓想起了“5·12”汶川特大地震时的汉源。

  救援突击队一下车就投入到营救生命、疏散群众的战斗中。卫晓同队员一起,经过10多个小时连续奋斗,从坍塌的房屋中救出4人,营救60名受伤人员,从危房中疏散上千人。

  当晚12时许,带着一天的劳累,卫晓却难以入眠,他心中牵挂着亲人的安危,卫晓想找带队领导请假,连夜回家。就在此时,突击队又接到新任务,卫晓“话到嘴边又咽下”,他二话没说,打起精神就出发。

  在行进途中,卫晓接到宝兴老家邻居打来的电话,得知三爸、堂兄两人被压在垮塌的房屋下没了生还可能,奶奶、父亲、大哥、大姐、堂妹5位亲人不同程度受伤。

  尽管卫晓早有思想准备,但如此多的亲人遭遇不测,他心如刀绞,悲痛万分。21日凌晨4时,帮群众搭完帐篷的突击队回到宿营地。

  队友们睡觉了,卫晓却独坐在帐篷一角,翻看着手机里亲人的照片,泪流满面。一名队友听到他压抑的哭声,极力开导、安慰,结果,连安慰的队员也哭了……

  放下悲伤 全力救援

  卫晓想了很多,最终还是将思绪回到现实,“事实无法改变,与其伤心落泪,不如静下心来,为灾区多做事多尽力。”天亮了,他又同队友投身到抗震救灾中。

  卫晓说,他真想回家送遇难亲人一程,也想陪受伤的亲人说点安慰的话,但他的确走不开,因为他是警察,他无法说服自己缺席抗震救灾一线。

  “我最想奶奶,她已经93岁了!”卫晓说。

  4月26日,卫晓的工作从救援转入交通安全上,包括他在内的10名队员,分布在省道210线芦山铜头到宝兴路段,成为“耳目交警”,一人观测一个塌方点,每天冒着塌方、飞石的危险,近距离观测路边山体动静,有塌方或飞石,立即通知两头卡点实施临时交通管制,每天早上6时出发,晚上8时回宿营地。

  卫晓执守过的观测点,有的离家仅几公里,但他没回去,因为观测点离不开人。“现在,反而是家人在担心我!”卫晓说,每次家人打电话,都叮嘱他要注意安全。

  卫晓说,他对不起妻子,她一人带着出生11个月的孩子不容易。地震第4天,卫晓接到妻子电话,原本以为要挨骂,没想到妻子却在电话中鼓励他多为灾区群众做事。“如果要问我工作的动力来自哪里的话,我会肯定地说,除责任外,那就是家人的支持和妻子理解!”

  记者 彭加权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