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尚

用「人類本來就該這麼吃」來推廣某種飲食型態,合理嗎?

有時候你可能會聽聞「人類本來就應該吃XXX」的合理嗎說法,接著便以此主張來說服你該吃某種飲食才能長保健康。用人飲食如果我們用數百萬年的類本來該尺度,來看人類飲食演變的這麼話,相信很容易會得出「我們其實沒有本來就該吃什麼」這件事。吃來

人類飲食的推廣演變

一個物種現在吃什麼維生,其實是某種經過很長時間適應環境演化而來的結果。你對現在每天常吃飲食可能覺得一成不變,型態甚至會覺得人好像都是合理嗎這樣子活過來的;但看似沒什麼變化的飲食型態,若用更長的用人飲食時間尺度來看,其變化可是類本來該相當可觀。

這樣的這麼飲食變化,是吃來幾百萬年來各地人類祖先不斷適應與對抗環境,一點一滴地演變過來。推廣從相關的某種研究文獻,大致可整理出幾個主要的人類飲食變遷。(以下的時間點在不同的文獻可能會有些許的差異,基本上還是以參考文獻為主)

  • 地猿:基本上跟吃素沒兩樣(4.4百萬年前)

這時期的地猿(Ardipithecus)會吃一些樹葉、樹根、種子、水果等植物作為食物。看到有水果可別以為他們吃很好,那時的水果不太甜。昆蟲、爬蟲或是小型的哺乳動物,也是他們會吃的非植物食物。

  • 南方古猿:能吃比較硬的食物(4.1百萬年前~1.4百萬年前)

這時候的古人類是南方古猿(australopithecine),有比較大顆且琺瑯質較厚的牙齒,原因可能是飲食中有硬的食物,而小臼齒也能用來咬開種子的硬殼。此外也有研究發現這時期的他們,會吃含有豐富澱粉的地下莖(Underground storage organs, USOs),在飲食中可能佔有相當的比例,碳水化合物的攝取比例因而較高。

  • 開始吃肉:(約2.5百萬年前,最近一次的冰河期也在這個時候)

目前最早人類吃肉的證據,大約在至今2.5百萬年前,肉可能來自於腐肉或是狩獵/捕魚。吃肉除了能獲取大量的卡路里,也從中獲取豐富的蛋白質、鐵、鋅、維生素與其他的營養素。

但本來吃素吃得好好的,為什麼會有如此巨大的改變呢?懂得使用工具、狩獵技巧以及天氣變冷等,都是可能的原因。在這個時期,人類的飲食型態變為高蛋白質/低碳化合物飲食。飲食中的碳水化合物來自採集的植物食物,或是動物的肝與肌肉中的肝醣。

用火與烹飪:約80萬年前

目前較為確信的證據是80萬年前,住在現今以色列的人已經懂得用火。其他比較不確定的證據,則是認為人類在1.5百萬年前就會用火。

有了這項技能後,不管是肉還是植物食物,在加熱之後會變得更好消化。而且本來沒辦法吃的東西,經過加熱也能成為食物,人們能以較少的時間獲取更多的能量與養分。

有趣的是,人腦的容量在這個階段也跟著增加,腸子也剛好跟著變短,這可能是拜飲食品質改善所賜。本來要很長的腸子才能消化吸收的食物,經過火的處理,不需要那麼長的腸子也能吸收得很好。

只是有一好沒兩好,加熱的過程可能會產生一些有毒物質,這對古代人類來說也是個生存挑戰。美拉德反應(Maillard reaction)是一種胺基酸與糖在加熱過程中發生的反應,可能會產生丙烯醯胺(acrylamide),被認為與一些癌症的發生有關。

農業時代:1萬2000年前

人們開始務農與飼養動物之後,飲食組成再度從高蛋白質飲食,轉變成高碳水化合物飲食,且佔比更高,來到了 70%。食物的產量與儲存技術,讓人口開始大量增加,遠遠超過採集狩獵的時代。

人變多是好事啦,但飲食結構卻有了重大的改變,吃的食物種類變少,也就是飲食多樣性變差。此外,卡路里的可獲能力也不再像過去那樣困難,農業飲食讓人們輕鬆就獲取超過生長需要的能量。

現代:飲食均質化

延續農業時代高碳水化合物的飲食結構,農業與加工技術的進步,讓澱粉食物變得更好消化與吸收;還有「糖」也開始廣泛的出現在各式各樣的食物或是料理之中。相對於過去農業時代的飲食,現代飲食很容易讓血糖快速升高,而這可能與目前第二型糖尿病的流行有關。

從人類飲食變遷來看,冰河期飲食(高蛋白質/低碳水化合物)和農業時代飲食(無糖高碳水化合物),是現階段多數人類比較能去適應的飲食結構。現代比較流行的飲食法裡,生酮飲食、原始人飲食、斷糖飲食可以歸在前者;而限/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則是後者,但有時候限制嚴格的話,此飲食可與生酮飲食畫上等號。

回過頭來看「人類本來就該吃XXX」這樣的論述,當我們用巨大時間尺度來看的時候,你會發現人類沒有本來就該吃什麼樣的飲食,而是要看當下的環境。隨著飲食型態的轉變,人體內的代謝似乎也會趨向慢慢調整,讓自己適合那樣的飲食。

至於現代飲食與慢性病之間的關係,或許我們能用「演化錯配(Evolutionary mismatch)」來看待,畢竟從傳統農業飲食變成現代飲食,也不過是這1、200年內發生的事情呀。

參考資料

  1. Eaton, S. B., & Eaton Iii, S. B. (2000). Paleolithic vs. modern diets–slected pathophysiological implications. European journal of nutrition, 39(2), 67–70.
  2. Luca, F., Perry, G. H., & Di Rienzo, A. (2010). Evolutionary adaptations to dietary changes. Annual review of nutrition, 30, 291–314.
  3. Conklin-Brittain, N. L., Wrangham, R. W., & Smith, C. C. (1998). Relating chimpanzee diets to potential Australopithecus diets. 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 Harvard University.
  4. Dominy, N. J., Vogel, E. R., Yeakel, J. D., Constantino, P., & Lucas, P. W. (2008).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plant underground storage organs and implications for dietary models of early hominins. Evolutionary Biology, 35(3), 159–175.
  5. Virk-Baker, M. K., Nagy, T. R., Barnes, S., & Groopman, J. (2014). Dietary acrylamide and human cancer: a systematic review of literature. Nutrition and cancer, 66(5), 774–790.
  6. Brand Miller, J. C., & Colagiuri, S. (1994). The carnivore connection: dietary carbohydrate in the evolution of NIDDM. Diabetologia, 37(12), 1280–1286.

本文經營養共筆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