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探索

有效安撫卻又怕過度依賴,讓寶寶吃奶嘴到底好不好?

奶嘴,有效是安撫讓爸媽愛恨交錯的安撫工具。很多寶寶吃奶嘴後就能止哭、卻又順利入睡,怕過但有些寶寶卻因此過度依賴,度依底好奶嘴一離開嘴邊就睡不好,賴讓或是寶寶不好整個醒過來。

到底讓寶寶吃奶嘴好不好呢?先說結論,吃奶奶嘴是有效安全且不錯的安撫工具,但任何好用的安撫工具,在使用都有需要注意的卻又地方,用得太多,怕過就會有反效果。度依底好今天,賴讓我們就聊聊爸媽與奶嘴的寶寶不好愛恨情仇。

奶嘴的好處

奶嘴大致上來說是個不錯的工具,我們先聊聊它的好處:

  1. 滿足吸吮需求:小寶寶有吸吮的需求,吸吮可以讓寶寶平靜下來,也能消耗新生兒體力。有時候寶寶只是想要「吸吮」,而不是要喝奶。奶嘴在此時就能滿足吸吮,避免過度餵食(過度餵奶也會不好睡),區隔吸吮和餵奶的需求。
  2. 幫助放鬆:奶嘴有個普遍都知道的優點是「止哭」,可以迅速讓小寶寶放鬆、平靜下來,甚至可以當作助眠工具。寶寶吸著吸著奶嘴自己入睡的畫面,是多麼吸引人啊。
  3. 提升睡眠安全:另外一個很大的好處是「降低新生兒猝死症」,所以美國兒科學會的官方報告,是建議寶寶使用奶嘴的。

判斷是否為「過度依賴」的指標

如果寶寶對奶嘴有不可分隔的依賴,原因通常是「過度使用」。對很多爸媽來講,奶嘴太好用了,每次孩子哭泣、入睡、夜晚躁動,需要的時候塞一下,是新手爸媽的救星,不知不覺的上癮(是爸媽上癮)。

另外有個判斷指標,就是當寶寶夜醒3-4次以上都需要爸媽塞奶嘴,才能睡回去時,也代表你的寶寶過度依賴了。

正確使用奶嘴

老話一句,養成正確習慣,比戒除壞習慣來得容易多了。要如何預防孩子過度依賴奶嘴呢?Peggy提供兩個使用要點。

1. 當孩子哭泣時,第一時間不是塞奶嘴

哭泣是寶寶的溝通方式(尤其是小月齡寶寶),照顧者常常會誤以為那代表孩子「心情不好」,所以要想辦法止哭。

如之前所說,當孩子哭泣時,爸媽該做的是「先觀察,再行動」,我們要學習看懂寶寶的需求(是餓了、累了?過度刺激了?)才能提供正確的回應。

請別誤會我的意思是孩子哭泣時不能給奶嘴,還是可以給的。只是我會建議照顧者要「緩一緩」,嘗試理解孩子的溝通,而不是「一哭就塞」。這樣的方式反而是切斷彼此的溝通,也逐漸養成所有的哭泣都要吃奶嘴才能滿足。

未命名Photo Credit: 好眠師Peggy

2. 做為入睡工作時,抓對移開奶嘴的時機

奶嘴可以幫助寶寶放鬆,進入睡眠的狀態。如果不想以後養成奶嘴掉了就醒的習慣,可以在以下兩個時間點移開奶嘴:

  1. 當寶寶平靜下來時,就「輕輕的」移走奶嘴讓孩子自行入睡。
  2. 如果做不到,那就等寶寶入睡初期,慢慢的拿開奶嘴。

月齡越小,操作越容易,因為寶寶還沒有養成強烈依賴奶嘴入睡的習慣。

未命名Photo Credit: 好眠師Peggy

戒奶嘴的時機

不少讀者詢問,如果寶寶已經依賴奶嘴,是不是一定得戒掉奶嘴呢?什麼時候該戒掉奶嘴?

好眠師回覆是,奶嘴是個中性工具,並不是什麼壞東西。如果一歲以內的寶寶吃奶嘴睡得好、爸媽也不介意幫孩子撿奶嘴(或是七、八個月之後有些寶寶會發展自己撿奶嘴吃),那不一定要戒除。

即便是強烈依賴,多數的寶寶在1.5-2歲以後也會自己放棄奶嘴。不過的確有些牙醫或研究提出過度吃奶嘴的情況會影響「牙齒發育」,甚至是「語言的發展」。

我目前看到的資料是建議2-3歲之後要戒除,這與依賴程度等其他因素有關。

如果爸媽擔心,可以請小兒牙醫或職能治療師協助評估戒除的時機。但總結來說,小月齡的寶寶如果能照上述所說「正確使用奶嘴」,基本上不太會有過度依賴的問題,也不用因噎廢食,各位爸媽放寬心。

參考資料

  • Healthychildren.org

本文經好眠師Peggy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