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至今逾300人熱傷害 醫:室內也要防中暑
根據衛福部統計,月至醫室今年七月才過了17天,今逾已經有325人因為熱傷害就診,人熱有醫師提醒,傷害暑不只室外要預防熱傷害,內也室內包括廚房和車內,防中因為空氣不流通,月至醫室也很可能會導致熱衰竭或中暑,今逾尤其是人熱長者和嬰幼兒等六大族群要特別留意。專家表示,傷害暑如果民眾發生熱傷害嚴重到中暑,內也周遭的防中人要盡快解開他的衣物通風,或在腋下放冰塊降溫,月至醫室否則體溫不斷升高,今逾死亡率很可能超過五成。人熱 各地高溫炎熱,尤其中午走在路上更像是在烤箱裡一樣,除了在室外要防止熱傷害,在室內也有2個容易忽略的地方,可能導致熱衰竭、甚至中暑。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李建璋表示,「封閉的環境會容易導致中暑,廚房的部分的話主要就是指廚師,尤其是餐廳的廚師,在這個長期高熱的環境之下工作,通風又不好的時候發生中暑。」 除了廚房等封閉環境,博仁醫院的副院長還指出,像是夏天的車內,只要車窗沒打開,在車上待個10分鐘,體感溫度就會飆到60度。尤其這六大族群都要注意,像是長者 、嬰幼兒,中風或高血壓等慢性病患者,還有體重過重、皮下脂肪太厚也不容易散熱。另外有服用利尿劑、精神科藥物者也會因為不容易流汗,容易發生熱傷害。 專家提醒,如果周遭的人體溫上升太快、意識模糊,得趕快這麼做。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李建璋表示,「周圍的人如果沒有趕快地把你衣服解開,通風,用很多降溫的方法,包括喝水或腋下放冰塊的話呢,這個體溫在升上去的時候,死亡率很高,超過50%以上。」 根據衛福部統計,今年7月都還沒過完,因為熱傷害就診的已經有325人次, 也提醒千萬別忽略廚房和車內這些室內環境,可能也是熱傷害會發生的地方。 台北/綜合報導 責任編輯/陳耿閔廚房、車內易中暑 窗未開、車內10分鐘體感60度
中暑民眾衣物解開通風 腋下可放冰降溫
- 最近发表
-
- 抗氧化剂的测定(一)
- 《悲情城市》藍祖蔚推薦序:重看電影,重讀劇本書,秀拉的點畫法理念一直在我眼前和心頭跳躍著
- 《禮貌的力量》:壓力比你想得更要命,無禮言行會讓公司付出沉重代價
- 台大管院營遭旅店控訴活動結束後環境髒亂、弄壞東西,總召道歉並還原溝通經過
- 广西北流:年报“申报”被骗 市场监管部门帮追回
- 《泅泳於死亡之海:母親桑塔格最後的歲月》:我們如何思考死亡?
- 學者:中國海警船用「軍事級雷射」,意在威嚇菲律賓同意美軍擴大部署
- 郭台銘盼重披藍袍選總統,盼朱立倫訂2024完善辦法,國民黨內傳雜音
- 北京市推出20条登记注册品质服务举措
- 國科會擬推出「台灣版ChatGPT」防中國偏見論述,跨部會349億推8大前瞻科研平台
- 随机阅读
-
- 南京建邺:保障2024江豚音乐节“舌尖上安全”
- 規劃旅遊找住宿,直接上「訂房網站」還是「跟飯店訂」比較好?|賈芯文S2EP14
- 歐洲特產「酸沼木乃伊」:屍體臉部細紋、神情清晰可見,生前可能遭活人獻祭、謀殺或處刑
- 真正屬於「情人」的傳統情人節,應該是元宵節才對?
- 舞剧《海的一半》全球巡演下月泉州首发
- 寫在Aesop圖書館之後,記心水之選及到訪者心聲——讓我們期待對酷兒的更多關注
- 尋「情」記: 2022臺灣美術雙年展觀後感
- 當死Gay相遇臭直男:《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裡的性別培力與反思
- 中国古代循环农业模式与特征(四)
- 評原創廣東話音樂劇《城東舊事》(2023)
- 《國家地理終極太空百科》:從史前時代到太空時代的天文學里程碑
- 如何讓孩子在多語環境中自然成長?日常對話可以多語混合使用嗎?
- 福建多地开展中秋节前市场专项执法检查
- 台泥集團子公司布局新能源5大領域,電動飛行器為下一個重點市場
- 土敘強震:受困近10天一家3口幸運獲救,男子佯裝警察到災區醫院企圖偷嬰被捕
- 非如此不可?辛波絲卡致給所有人的〈一見鍾情〉
- 厦门食药检院通过CNAS实验室认可复评审和扩项现场评审
- 《撞出上帝的粒子》:很多年前,理論學家便預測出希格斯玻色子;今天,大家用實驗數據證實這種粒子真的存在
- 第150屆尼斯嘉年華登場:台灣首度受邀參加遊行,八家將結合現代舞獲極高關注與喝采
- 南北分裂之劉宋興起(三):劉裕想篡晉,仍需面對司馬家最後一道防線「司馬休之」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