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16万余脱贫人口实现就业
今年以来,市万我市始终把脱贫人口稳就业工作作为就业工作的余脱重点,通过认定就业帮扶车间、贫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口实开发公益性岗位、现业建立兜底帮扶体系等举措,市万稳住脱贫人口就业饭碗。余脱截至7月底,贫人全市脱贫人口已就业16.78万余人,口实完成目标任务的现业102.33%。其中,市万省外务工6.97万余人,余脱省内县外务工1.26万余人、贫人县内务工8.55万余人。口实有就业意愿的现业防止返贫监测对象6775人;43家就业帮扶车间安置劳动者1902人,其中脱贫人口601人;累计开发公益性岗位4.48万余个,安置脱贫人口就业3.15万余人。 找准脱贫人口就业的“新平台”。稳就业、保就业是脱贫人口致富的捷径。我市各级人社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就业帮扶车间选址、认定时,重点倾向于脱贫人口较多、帮扶任务较重的村。同时,考虑当地的产业基础和交通便捷条件,依托当地特色产业企业认定为就业帮扶车间,辐射范围覆盖全村及周边行政村,确保脱贫人口在半个小时之内就能到达就业帮扶车间。近年来,通过各级人社部门的帮扶、指导,43家就业帮扶车间生产经营稳定,带动脱贫人口就业始终保持600人左右。 培育脱贫人口就业的“新动能”。近年来,市县区人社部门广泛宣传技能脱贫培训民生工程政策,提高社会知晓度和群众满意度。依托技师学院、技师学校开辟招录脱贫家庭学生绿色通道,优先招生,优先选择专业,优先落实免学费、助学金、奖学金等助学政策,优先安排实习,优先推荐就业,为脱贫家庭学生提供“一条龙”服务。截至目前,共招录脱贫家庭学生3800余人,指导设置机电一体化、汽修、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现代服务等六大类16个培训专业,累计投入补助资金2690多万元,帮扶脱贫家庭学生就业率达100%。 开发脱贫人口就业的“新岗位”。近年来,市人社局联合相关职能部门进一步规范开发各类公益性岗位,兜底保障“无业可扶”的脱贫人口,并建立进退有序的工作机制、考勤机制,强化政策宣传、保障,及时落实岗位补贴。截至目前,全市共开发包括保洁、护林、护路、光伏、防溺水等公益性岗位4.48万余个,已有3.1万余脱贫人口在各类公益性岗位上实现稳定就业。 (记者 杨雪)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第17届夏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多点开花 在多个项目上斩获奖牌
- 中物联:要将物流系统与城市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一样同等对待
- 一季度新备案慈善信托财产规模1.19亿元同比增长154%
- 圣农发展:3月销售收入环比增长46%
- 辽宁省调整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措施
- 中国稀土行业协会:今日稀土价格指数为352 8较昨日下降3 1点
- 苹果确认开始在印度生产iPhone13
-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3月销售各类装载机15309台环比增长72%
- 奥科集团升旗仪式,热烈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华诞
- 广州:本次疫情不排除社区隐匿性传播的可能
- 中国主导完成的国际法制计量组织(OIML)血压计国际建议获批发布
- 北约秘书长透露北约计划制定在东部的边境地区永久驻军计划
- 上百人集体拜大年!农村过年年味浓浓|新春走基层
- 美国白宫:拜登与南非总统讨论乌克兰局势
- 机构:三星将从京东方和华星光电采购650万块手机OLED面板为去年的8倍有余
- 海南省新增2例本土确诊病例和5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
- 中国队或退出农心杯 柯洁也可能不参加最强棋士战
- 天猫超市已增派500名配送员并在部分小区开展团购模式试点
- 国家会展中心方舱医院三号馆接收首批感染者
- 大数据如何做好场所防疫?上海:结合随申码的功能推出了“场所码”和“数字哨兵”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