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验室安全分级分类管理办法出台,分红、橙、黄、蓝四个等级
4月22日,高校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分级分类管理办法(试行)》(下称《办法》),实验室安对高校实验室安全分级分类管理的全分责任体系、工作原则、分级管理要求等作出相关规定。类管理办 教育部指出,法出为加强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实验室安全精细化管理,台分提高高校实验室安全风险防范的红橙黄蓝针对性和有效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高校结合高校实际情况,实验室安制定该《办法》。全分 《办法》明确,分级高校党政主要负责人是类管理办第一责任人;学校实验室安全主管职能部门牵头制定本校实验室安全分级分类管理办法;二级单位党政负责人是本单位实验室安全分级分类管理工作主要领导责任人。 实验室安全分级是法出指根据实验室中存在的危险源及其存量进行风险评价,判定本实验室安全等级。台分实验室安全等级可分为Ⅰ、Ⅱ、Ⅲ、Ⅳ级(或红、橙、黄、蓝级),分别对应重大风险、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等级的实验室。 高校实验室安全分级表。图/教育部官网 实验室安全分类是指依据实验室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源类别判定实验室安全类别。同一间实验室涉及危险源种类较多的,可依据等级最高的危险源来判定其类别。根据高校教学与科研的特点,高校实验室可划分为化学类、生物类、辐射类、机电类、其他类等类别。 《办法》要求,实验室分级分类结果和所涉及的主要危险源应在实验室门外的安全信息牌上标明,并及时更新。 另外,实验室的用途如研究内容、危险源类型与数量等因素发生变化时,实验室应立即重新进行危险源辨识和安全风险评价,重新判定实验室安全类别及级别,如需变更应立即报告所属二级单位。二级单位应及时修正本单位实验室安全分级分类管理台账,同时报学校备案。高校应及时更新本校实验室安全分级分类管理台账,并定期对实验室分级分类情况进行复核。 根据《办法》,高校应根据实验室分级分类结果,针对不同等级实验室,制定并落实不同等级的管理要求。安全等级为Ⅰ级/红色级的实验室应报高校主管部门备案,高校主管部门对其加强监管。实验室负责人、实验室安全管理员和实验人员等应根据所在实验室类别和安全等级,接受相应等级的安全培训并开展相应的应急演练。 此外,在实验室开展的科研项目、学生课题,或其他实验活动应进行相应等级的安全风险评估。涉及重要危险源的实验活动,二级单位应进行审查、备案,学校应不定期抽查。Ⅰ级/红色级、Ⅱ级/橙色级实验室应针对重要危险源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和应急管控措施,责任到人。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加强旅游食品监管 保障游客放心消费
- 速讀今日國際財經日誌(12/01)|天下雜誌
- 看见特殊儿童的五彩斑斓,北京海淀启动孤独症学生书画作品巡展
- 重现茶马古道上的美食 央视《美食中国》锁定雅安
- 微生物在有机固废堆肥中的作用与应用(四)
- 就地过年助“燃”春节游 魅力鹤壁迎客210万人次 重点新闻推荐
- 惠安一男子扬言要跳楼!楼没跳成还被拘
- 网上买暖宝宝发生爆炸 8岁女童全身多处烫伤
- 欧盟:4月15日起实施第一轮对美关税反制_
- 电动三轮肇事逃逸 交警成功循迹破案
- 市六届人大代表履职学习培训班结业
- 科学网—自然科学基金委公布2012年项目指南
- 水质钾(标样):为水质检测提供准确基准
- “巡考热”中,毕业生如何理性定位
- “并不容易”的监护权变更:无力抚养,奶奶将孙子交给民政局
- 鹤壁多家景区恢复开放!众多精彩活动等你来! 旅游
- 中网公众开放日游玩攻略来了
- 晋江金井:1岁男童在家失踪 租房位置是监控死角
- 被错认为前女友 女子深夜独行被陌生男扇巴掌
- 美國領導強權式微? |天下雜誌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