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不被占”拟入法:保障学生锻炼权
10月19日,体育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了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关于提请审议体育法修订草案的被占议案。草案中,拟入为应对青少年体质下降问题而修订的法保内容引人关注。报道透露,障学体育法中拟新增“保证体育课时不被占用”“在校不少于一小时体育锻炼”等条款,生锻以确保学生在校有充足的炼权体育锻炼时间。此外,体育草案还修改了“体育考试”条款,被占以提升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拟入地位,以此实现增强学生体质的法保目的。 体育课时被占用,障学每天锻炼时间不够,生锻不仅让中小学生失去了快乐的炼权源泉,也影响了我国青少年的体育体质健康水平。2020年,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副主席程红曾在报告中指出: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主要指标连续20多年下降,33%存在不同程度健康隐患,小眼镜、小胖墩、小糖人等情况突出。我国缺乏科学系统的健康教育体质监测和干预体系,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学生不足30%。 面对这些情况,近几年来,中央及地方各部门曾多次在相关文件中要求学校不占用体育课时,保证学生不少于一小时体育锻炼。这些规范要求确实起到了一些效果,但在执行中仍有力度不够的问题。如今,“保证体育课时不被占用”和“在校不少于一小时体育锻炼”有望写入法律,一方面说明国家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关注已经达到个更高的层次,另一方面也意味着相关要求规范的现实约束性必将变得更强。中小学生上体育课的权利、在学校锻炼身体的权利,都能得到更加全面的保障。 当然,即使体育课受到法律保护,在现实中也仍有可能受到蚕食。为此,强化相应监督,健全完善投诉举报机制很有必要。教育部门对学校开展的相关检查,绝不能落入形式主义的误区,导致“只有检查期间才有体育课”的尴尬情况。“保证体育课时不被占用”和“在校不少于一小时体育锻炼”,一定要成为所有学校的常态,而不是应付检查的“应急状态”。 能否切实保障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考验着学校“一切为了学生”的初心,也考验着有关部门的管理能力,更考验着整个社会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的重视程度。长期以来,体育课不受重视,学生锻炼时间上不来,根源还是畸形、功利的教育观在作祟。在这个问题上,想要正本清源,还需纠偏学校和家庭的教育观念,让全社会对素质教育有更深刻的认识,这一点和立法保护同样重要。 默 城“体育课不被占”拟入法:保障学生锻炼权
编辑:汤晓雪 来源:中国青年报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1-10-22 09:27:55 【字体:小 大】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浙江杭州:实现外资企业注册登记业务同城通办
- 枞阳组织收听收看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
- 全县公安机关国庆70周年安保誓师大会举行
- 【国庆我在岗】姚子康:零距离服务农民
- “双减”后教培机构存逼迫辞退等乱象 员工如何维权?
- 我县召开片区创建会议
- 廖志远到县经开区上党课
- 安徽池州长江公路大桥通车
- 中国市场“磁吸力”强劲 外企来华投资热潮涌动
- 从“军营绿”到“供电蓝”
- 助力巾帼创业 助推乡村振兴
- 一个深度贫困村的华丽蜕变
- 定远大力改善城区交通安全环境_
- 全县深入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会议召开
- 省督导组到我县督查指导信访工作
- 左和伢:心系夕阳红 情暖老人心
- 澳官员:中澳自贸协定为双方繁荣作出巨大贡献_
- 县纪委监委督导文明创建工作
- 发展绿色食品产业 带动贫困群众致富
- 市科协调研县科技馆免费开放工作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