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为百姓培养合格的“健康守门人”

“我们一家常来这儿看病,为百他待人和善,姓培跟我们都很亲近。养合现在他出去学习回来,健康技术更好了,守门我们看病更放心。为百”患者口中的姓培“他”就是寿县中医院的医生方玉安。去年,养合他在市第一人民医院参加了为期3个月的健康全科医生转岗培训,这次培训学习令他收获颇丰。守门

方玉安的为百学习机会得益于我市实施的医疗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工程,这也是姓培一项民生工程。方玉安说,养合以前自己掌握不好心肺复苏、健康洗胃、守门插胃管等技术,经过这次转岗培训,他的常见病多发病处置的临床技能水平有了提升,学习回来后抢救了两位急救病人。

人才是支撑医疗卫生发展的关键要素。去年以来,我市通过实施医疗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工程,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县级医院骨干医师培训和儿科医师转岗培训等四方面发力,努力培养一支留得住、用得上,基本功扎实,能够满足患者医疗服务需求的医师队伍,助力健康淮南建设。

“我们之前在书本上学到的都是一些理论知识,现在住培进了临床之后,老师带着我们多跟病人接触,对我们以后诊疗工作都有一定的帮助。”朱蓓蓓是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一名住培生,通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弥补了她临床实践操作技能不熟练的短板,今年被我市推荐参加安徽省“十佳住院医师”评选。

市第一人民医院作为我市唯一的三级甲等医院,2014年被确定为安徽省首批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也是首批国家级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在市一院西区技能培训中心,记者看到中心配备有模拟手术室、模拟腹腔镜、高端综合模拟人等一系列临床技能模拟训练仪器设备以及4个先进多媒体教室。

“医院严格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颁布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积极创造条件对住培生开展理论、技能的轮转培训,定期进行业务能力考核,重点提高住院医师临床诊疗能力和职业素质。”该院科教处负责人介绍说,作为淮南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市第一人民医院加大投入,建设了技能培训中心。各个科室充分利用技能培训中心的先进培训设备,每月至少开展一次技能培训,大大提高了学员临床基本操作水平。市第一人民医院从2014年至今已招收规培生258人,其中2017年招收85人。去年,该院首批招收的62名住培医师参加了安徽省组织的统一结业考核,通过率达到93.5%,取得了较好成绩。

市卫计委高度重视实施医疗人才能力提升工程,针对每项培训都制定了详细的实施办法,明确目标任务、培训对象、培训内容、保障措施等,促进每项培训取得实效,进一步提高我市整体医疗服务水平,推动分级诊疗制度落实,推进医改目标任务的顺利实现,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为提升我市基层医疗卫生人员服务能力和水平,我市去年完成了19名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任务,加强了基层临床诊疗能力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培养。

县级医院是分级诊疗的重要环节,必须能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工作。“2017年,凤台县人民医院、寿县县医院、寿县中医院、市第五人民医院等4家医院分别选派3名医师到省内外知名三级医院参加为期至少一年的培训。”市卫计委相关科室负责人介绍,通过这种培训,力争培养一支基层骨干医师队伍,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上病、看好病。

二孩政策放开以后,医疗机构儿科医生更加紧缺。为进一步提高全市儿科医疗服务能力,去年我市实施了儿科医师转岗培训,选派5名医师到省儿童医院接受为期一年的培训。“这里的教学采取理论授课和临床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特别是临床教学要轮转儿童保健、新生儿、心血管、肾脏风湿、神经、内分泌、血液肿瘤、消化、呼吸、传染病、重症监护等多个科室。”正在接受培训的曹伟医生说,通过在安徽省儿童医院全面、系统、规范的培训,让他对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处理能力有了进一步提升。

“2018年我市将继续通过推进医疗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工程,进一步提高全市医疗卫生人员水平,特别是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水平,更好地服务群众。”市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提前谋划,精心准备,认真摸排,精选对象,确保完成全年培训任务。

(记者 何婷婷 编辑 汤宁)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