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局副局长解读汛期天气
导读 6月,中国我国进入主汛期。气象今年汛期总体天气形势如何?局副局长解读哪些地区降雨多?气象部门做了哪些气象服务工作……中国气象局副局长余勇日前接受新华网记... 6月,我国进入主汛期。汛期今年汛期总体天气形势如何?天气哪些地区降雨多?气象部门做了哪些气象服务工作……中国气象局副局长余勇日前接受新华网记者专访解读汛期天气。 我国入汛以来降水整体“南多北少” “根据相关部门材料分析研判,中国我国今年3月17日进入汛期。气象”余勇说,局副局长解读入汛以来,汛期降水整体呈“南多北少”的天气分布特征,珠江流域降水量破历史同期纪录。中国 据中国气象局统计,气象3月17日以来,局副局长解读我国共出现18次区域性暴雨过程,汛期其中17次发生在南方,天气5月以来南方就有10次。全国平均降水量241.5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11.2%,为2017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1961年以来第四多。 其中,5月21日至6月21日“龙舟水”期间,广东大部、广西大部、海南岛中东部累计降雨量普遍有200~500毫米,部分地区有600~1000毫米,其中广东连南县大麦山镇达1689.2毫米;广东、广西和海南平均降雨量有472.5毫米,为2009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 而6月至8月是我国传统意义上的主汛期时段。6月以来,全国平均降水量90.7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9.3%,降水量空间分布不均,东北大部、华南大部等地降水偏多,其中吉林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 余勇表示,“强对流天气频繁,局地灾害影响重”是入汛以来我国天气总体特点之一。他告诉记者,入汛以来,我国共出现19次强对流天气过程,26省(区、市)共有470余县次受到冰雹、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影响,其中贵州、陕西、河北、云南等省部分地区灾害损失较重。 与南方不同,我国北方多地入汛以来遭遇区域性、阶段性气象干旱和高温天气。 数据资料显示,2月下旬以来,华东北部、华中北部、华北南部、西北东部等地气象干旱呈阶段性发展。6月26日以来,北方旱区出现明显降水,旱区气象干旱得到了明显的缓解。目前,上述部分地区存在中度及以上气象干旱,其中河南中部、湖北中北部、江苏中部、甘肃南部等地有重旱,局部特旱,中旱及以上气象干旱面积为85.7万平方公里。 在高温天气方面,6月13日以来,我国出现今年首次区域性高温天气过程,覆盖国土面积达369.6万平方公里,影响人口超过6亿人。河南省24日有66个国家气象站日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40℃,24日焦作达43.3℃;25日河北省有90个国家气象站达到或超过40℃,其中有12个站达到或超过43℃,河北灵寿达44.2℃。 未来两月我国气候状况偏差 “预计今年7至8月,我国气候状况偏差,阶段性旱涝灾害明显,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偏多,季节内气候变率大。”余勇告诉记者。 他建议关注强降雨、台风、高温、气象干旱、强对流等气象灾害以及山洪、泥石流、城市内涝等次生灾害。 据介绍,主要多雨区位于东北南部、华北、西北地区东部、华东北部、华中北部、华南大部、西南地区大部、西藏南部,上述地区强降水过程多,洪涝灾害偏重。新疆、西北地区西部、华东中南部、华中中部等地降水偏少,可能出现阶段性气象干旱。新疆、华东、华中等地高温日数较常年同期偏多,将出现阶段性高温热浪。 预计盛夏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生成的台风个数为7~9个,较常年偏少;登陆我国的台风个数为2~4个,较常年偏少,台风强度总体偏弱,台风活动路径以西北行为主,其中发生北上登陆台风的可能性大。 余勇分析称,今年春季以来,受赤道中东太平洋拉尼娜事件影响,南海夏季风爆发时间及我国主要雨季开始时间均较常年偏早。 但除了拉尼娜事件以外,我国气候异常还受其他海区海温变化,以及积雪、极冰等其它因素的影响,其演变和气候影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气象部门将继续加强监测预测,及时滚动订正气候预测意见。 气象部门多措并举提供天气预报预警服务 “尽管天气预报不可能做到100%准确,但气象工作者一定要用100%的努力去做好服务。”余勇说,针对今年复杂的天气情况,中国气象局比往年提前一个月做汛期气象服务的工作安排。 今年3月初,中国气象局就组织召开全国汛期气象服务动员会议,对汛期气象服务进行全面部署。入汛以来,分别召开气象服务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汛期气象服务再动员会议、全系统视频会议,部署落实重点防汛减灾工作。 “特别是针对重大天气过程,中国气象局按照‘一个过程一策’的原则,主动提供好气象服务。”余勇介绍,中央气象台强化会商联动和预警,入汛以来共发布暴雨、强对流、高温等预警262次,各级气象部门累计发布各类预警信息12.6万余条,累计服务超过8.21亿人次。同时还为跨区作业农机手和“快递小哥”精准推送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此外,中国气象局还强化部门联动,提升气象防灾减灾合力。 中央气象台加强与国家防总、应急管理部、水利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等部门联合会商,今年以来已开展80余次联合会商研判;联合水利部、自然资源部等部门发布山洪和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100余期。 中国气象局与应急管理部联合印发《关于强化气象预警和应急响应联动工作的意见》,强化高级别气象预警的应急联动工作;与公安部联合开展省级恶劣天气高影响路段气象监测预警服务。 余勇表示,下一步,中国气象局将继续加强对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报预警工作,联合相关部门做好滚动会商研判,及时发布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 监制:朱永磊 邱小敏 策划:李由 记者:于子茹 摄像:刘厦 陈杰 代栋 剪辑:刘厦 设计:邓豪俣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广西罗城约谈电动自行车经营单位
- 宁德时代今日出现4106万元平价大宗交易机构卖出
- 星网锐捷:预计一季度净利同比增长200%
- 国铁集团:铁路日均开行旅客列车三千列左右不到正常的30%
- 水中硝基氯苯类化合物的应急检测方法研究(一)
- 3月份信贷结构欠佳降准或为后续货币政策主要抓手
- 6700人出院!上海迎本轮疫情以来单日单院出院人数最多
- 欧洲议会代表团访问突尼斯商讨推动突政治改革
- 雅安中学新生军训圆满结束
- 泽连斯基:可用梅德韦丘克交换被俘人员
- 32家集成电路公司去年净利增长专家预计行业高景气周期有望延续
- 龙泉股份:子公司新峰管业签订约5599.93万元的供货合同
- 高氯酸滴定溶液标准物质:提升实验精度
- 人民时评:整治形式主义规范网络评比
- 1200多家公司披露分红方案百亿“红包”频现
- 深圳机场:3月旅客吞吐量同比降87.69%
- 广西防城港:持续整治电动自行车市场经营秩序
- Nemesysco创建元宇宙AI情感工具
- 川恒股份:预计一季度净利同比增长157.94%
- 德方纳米:预计年底磷酸铁锂产能达33.5万吨新型正极将于四季度投放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