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志愿填报,考生需要先了解这8个问题
2024年全国高考将于6月7日开考。年高随着高考脚步临近,考志志愿填报的愿填规则及策略受到越来越多考生及家长的重视。 填报提前批是报考否会影响后面批次的录取?什么情形下存在退档风险?如何避免高分低录甚至落榜?……对于这些问题,阳光高考信息平台进行解答。生需 1、先解提前批录取后,个问还可以参加其他批次的年高录取吗?如果提前批没被录取,影响一批录取吗? 提前批录取后不可以参加其他批次的考志录取。按规定,愿填每位考生只参加一次录取且不得换录。报考如果提前批没被录取,生需不影响一批录取。先解批与批之间没有联系,个问上一批录取不结束,年高下一批录取不开始。 2、如果服从调剂了,但是专业都满了会不会被退档? 如果院校在招生章程中承诺:“当考生所填报的所有专业不能满足时,服从专业调剂,身体合格,符合录取条件,进档不退档”。考生若符合院校的此规定,不会被退档。 如果院校没有这种承诺,即使填了服从专业调剂,因无计划无法调剂时,多余的比例会被退档。高校招生遵循的是择优录取的原则,因此,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一定要认真研读高校招生章程。 3、我被一所大学录取,但不想去,可以退档参加下一批次录取吗?不去会怎样? (1)不可以。按规定,每位考生只参加一次录取且不得换录。你已被大学录取,就不可再参加后续录取。(2)考生所填报的志愿是对高校的认可,是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的选择,同时也是与高校的一种约定。如果不去应不填报此院校。目前有的省份对不守承诺,录取不报到的考生有惩罚规定,考生所在省是否有此规定,请直接咨询省招办或地方招办。 4、平行志愿中,如果没有达到A校投档线,影响后面其他高校的投档录取吗? 不影响。平行志愿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的原则进行投档。投档时,批次线上考生先按分数大排队,然后由计算机逐一检索考生志愿,如果符合A校投档条件且A校有计划余额时,则投档到A校;如果不符合A校的投档条件,则检索B校,若符合投档条件且B校有计划余额时,则投档到B校,若不符合,则继续检索,直至考生所填志愿高校检索完毕。因此,如果没有达到A校投档线,不影响继续检索其他志愿高校投档。 5、平行志愿中,如果进档后退档,还可以投下一所院校吗? 不可以。因为平行志愿的录取规则是实行一轮投档。当考生档案投进院校的同时,这一轮投档已经结束。因此,如果进档后退档,只能参加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的录取。 6、考生没有被高校录取原因有哪些? 考生未被录取原因主要有:总分低于学校录取分数线;不够所报专业分数且不服从专业调剂;所报专业相关科目分数低;外语语种受限;身体不合格等。 7、如何避免高分低录甚至落榜? 应坚持以下原则:(1)实事求是,找准自己的位置;(2)所填志愿拉开档次;(3)冷门与热门学校专业相结合;(4)省内与省外院校相结合;(5)避开体检结果所限专业;(6)各批次学校志愿、专业志愿填满,尽量服从专业调剂;(7)认真研读院校招生章程。 8、什么是征集志愿?填报时注意什么? 征集(征询)志愿是指在每一批次录取结束之后,省级招办将录取未满额的院校和余缺计划数向社会进行公布,供尚未被录取并达到分数要求的考生进行选报。征集志愿填报须注意以下五点: (1)达到分数要求且未被录取的考生才能填报;(2)考生要注意及时了解省级高招办公布尚未完成招生计划院校的余缺信息,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填报,逾期则不能再填报;(3)参加征集志愿填报的考生按规定选报院校志愿和是否服从调剂;(4)考生选报征集志愿时要考虑避免再次出现“扎堆”落选的问题;(5)考生要谨慎选择,如考虑所报院校剩余的专业自己能否接受,一旦被录取就不能退档调换。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全国春季游泳锦标赛青岛开赛
- 闈掑矝鍦伴搧寮曢闃呰椋庢疆 鍩庡競鏂囧寲涔嬭姳鈥滃湴涓嬧€濈唤鏀綺涓浗灞变笢缃慱闈掑矝
- 寒风中的芬芳 崂山400岁耐冬古树开花了
- 蕭萬長:兩岸共創「合作型自貿區」|天下雜誌
- 狮子、棕熊、玳瑁制品也敢卖?市场监管部门严查
- 装了App保费就上涨吗?小心大数据黑到你
- 北交所52只个股实现上涨 后续转板行情发力可期
- 汽车胎压多少才合适 前轮数值应偏高一些
- 福建漳州地理标志产品体验馆正式开馆
- 我市出台促进文化旅游发展激励政策
- 司法行政干警接力奋战 守牢每一寸堤坝
- 树立良好家风 助孩子健康成长
- 2020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圆满落幕,伟业计量诚邀您直击现场盛况!
- 璋嶆垬鍓с€婃诞鍑烘按闈€嬬櫥闄嗕笢鏂瑰崼瑙 鍏ㄩ儴鍙栨櫙鑷潚宀沖涓浗灞变笢缃慱闈掑矝
- 抓好疫情防控 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
- 促进快递行业健康发展 《快递包装废物分类回收污染控制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发布
- 2024全国“质量月”
- 网上销售“三无”美容用品 被判刑并处罚金
- 浙江发布《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主体责任清单》
- 线上线下齐发力 共促消费公平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