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尚

嘉兴第一、全省第四!海宁这个指数亮了!

近日

2022年度浙江交通共富指数公布

海宁市位列

嘉兴第一、全省第四

↓↓↓



2022年度县级交通共富指数均值为83.3,较2021年度提高3.3。省第数亮


86个县(市、海宁区)中(杭州市4个主城区不参与排名),嘉兴排名前十的第全县(市、区)是省第数亮萧山区、临平区、海宁德清县、嘉兴海宁市、第全富阳区、省第数亮义乌市、海宁海曙区、嘉兴镇海区、第全南浔区、省第数亮嘉善县。

图片

省市级交通共富指标体系包括23项具体指标,县级19项具体指标。


处于优秀(得分超过90分)的指标有3个“1小时交通圈”人口覆盖率、4A级及以上景区通二级以上公路占比(%)、中心城区15分钟上高快速路覆盖率、城乡公交一体化率、建制村快递物流服务覆盖率、12328咨询投诉答复满意率、农村公路优良中等路率等10个指标。


都说潮城交通方便、道路好
一起来看看
这些年海宁都做了啥

↓↓↓


改善交通出行条件



海宁以市区“1小时交通圈”为根茎,向四周辐射。


  • 向外联通方面,按照“高速公路便捷出入”的建设目标,以通行能力优化、通行品质提升为抓手,优化高速公路与地面路段有效衔接。2022年实施市域高速免费通行道路交叉口通行能力提升改造工程,对境内车流量较大的G1522嘉绍高速公路嘉绍连接线高速出入口、G92杭州湾环线高速公路嘉海线出入口、仰山路出入口3个下线交叉口开展综合改造提升,进一步优化高速出入口通行能力,提高区域通行效率。

  • 对内畅达方面,在“一绕三横九纵十连”交通主干架构基础上,进一步织密农村公路网络,实施农村骨干路网升级改造工程,重点对现有公路进行提升改造,加强与公路“主动脉”连通。前两年,累计投入近4亿元,完成农村公路大中修165.73公里、农村公路改造提升28.85公里。 


图片



健全城乡交通网络


海宁以杭海城际作为开路先锋,深入推进“轨道+公交+慢行”多网融合,形成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特色公交、公共自行车等多种交通方式为补充的公共交通网络。


  • “城际铁路+公交”方面,围绕杭海城际铁路运行线路及运营时间,以“增开新线路、调整原线路、减少低效班次、退出重复线路、延长运营时间”等形式,开展配套公交线网优化。“十四五”以来,累计新增公交线路7条,优化调整公交线路18条,新增社区巴士8条。结合城铁运营班次,延长3条夜间线路的末班时间。


  • 城际铁路+公共自行车”方面,为满足城乡市民中距离接驳需求,探索“公共+共享”融合运营模式,加密各类公共交通衔接,进一步加强城区与镇街在公共交通领域的互联互动。海宁市建成投运无桩站点1027个,投运自行车19500辆;设置24个站点、投入320辆共享电动自行车。随着站点持续加密,已基本形成市域、街、镇“三个全覆盖”的出行网络格局。




聚焦特殊群体服务


创新打造特殊群体无忧出行的共富示范点。


  • 以提升硬件为抓手,对市区部分公交站台实施无障碍改造,完成海昌路、文苑路、硖川路等27个公交站台无障碍设施建设。投资100余万元开展杭海城际硬件改造升级,全线设置无障碍卫生间12间、无障碍电梯31部、配备无障碍渡板12块、服务轮椅12部,已实现12座车站全覆盖。同时,采购无障碍公交车10辆,解决残疾群体“最后一公里”公共交通出行难题。


  • 以科技创新为手段,聚焦“一老一小”出行难题,建立95128可视化电召平台,依托“海宁出行”APP,实现乘客“一键叫车”自动定位功能,建立出租车信息化运营管理平台,完成智能派单、司机接单、信息反馈的闭环机制建设,优化提升特定人群打车出行体验。成立95128助老爱心车队,整体运力达到31辆,让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在打车出行中更便捷。 


图片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