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芩与子芩的概况研究(二)
5.药理作用 5.1黄芩的枯芩药理作用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黄芩具有抗菌、概况抗病毒、研究抗炎、枯芩抗肿瘤、概况抗氧化和免疫保护等作用。研究谢林利等研究表明,枯芩黄酮类化合物为黄芩抗菌有效成分,概况其主要成分黄芩苷、研究黄芩素等对革兰氏阴性菌、枯芩革兰氏阳性菌、概况真菌等均具有抑制作用。研究吴修华等研究发现,枯芩黄芩素具有一定的概况抗甲型流感病毒作用。王洪玉等建立了小鼠的研究急性炎症模型,以耳郭、足肿胀程度为指标,发现黄芩提取物具有抗炎作用。曹慧娟等进行体外和体内实验研究,发现黄芩素在体外可以抑制人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在体内可以抑制移植瘤的生长。郭少英等研究表明,黄芩苷具有显著的抗氧化能力,对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有较好的清除能力,而且对黄嘌呤氧化酶也具有抑制作用。此外,黄芩中的黄芩苷能够有效抑制刀豆蛋白A(ConA)或佛波醇酯(PMA)介导的T细胞增殖及活化效果,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5.2枯芩和子芩的药理活性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枯芩、子芩的药理活性存在显著性差异。体外抗菌研究结果表明,枯芩对肺炎链球菌的抑菌效果优于子芩,子芩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优于枯芩,而肺炎链球菌和大肠杆菌分别对应上焦之火和下焦之火的诱因。体内研究结果表明,枯芩对细菌性肺热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优于子芩,子芩对大肠湿热证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优于枯芩,而细菌性肺热模型和大肠湿热证模型分别对应上焦之火和下焦之火的体内模型。枯芩中黄芩苷和汉黄芩苷含量低于子芩,而黄芩素、汉黄芩素含量明显高于子芩,枯芩与子芩两者药理作用的差异可能与其化学成分的差异相关。有学者建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发现黄芩苷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较好。研究表明,汉黄芩苷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病理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还有研究表明,黄芩素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ALI)有保护作用。有学者发现,汉黄芩素预处理不仅能抑制LPS诱导的小鼠ALI模型的肺水肿,而且还能抑制蛋白渗入肺泡腔。上述研究也表明,黄芩苷与汉黄芩苷在治疗结肠炎方面效果较好,黄芩素和汉黄芩素在治疗肺损伤方面效果较好。 6.临床应用 黄芩是清热解毒的常用药之一,2015版《中国药典》记载黄芩主要用于湿温、暑湿,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枯芩和子芩是黄芩饮片的两种规格,明·李中梓指出:“中枯而大者,清肺部而止嗽化痰,并理目赤疔痈,坚实而细者,泻大肠而除湿治痢,兼可安胎利水。”“轻漂者上行,坚重者下降,不可不别也。”可见枯芩与子芩在治则上是有区别的。 也有很多经方是将枯芩与子芩区分使用的。如定喘汤(《幼科金针》卷上)中枯芩配伍款冬花宣肺降气,使痰热得清,风寒得解,主治肺风痰喘;防风通圣散(《疯门全书》)中枯芩配伍大黄、芒硝发汗达表,疏风退热,主治疠疾(即麻风病),其中枯芩在方中以清中上之火为主;防风消毒散(《喉科秘诀》卷下)中枯芩配伍防风疏风清热,化痰利喉,主治喉风(喉风即咽喉部突然肿痛、音哑、喉鸣、呼吸困难等,多由肺胃积热、复感风邪、风热相搏所致);陈皮滑石散(《鸡峰普济方》卷十八)中子芩配伍陈皮清热通淋,主治小腹病证;大安胎如胜饮(《大生要旨》卷二)中子芩配伍当归、白芍益气养血,清热养胎、安胎,主治怀妊六月,或腹痛,或胀闷,或胎动不安;钩藤皮汤(《普济方》卷一〇〇)中子芩配伍钩藤皮清肝泻火,主治小儿癫痫。 7.讨论 枯芩和子芩是黄芩药材的两种规格,是黄芩生长年限不同导致的性状的差异,从而导致化学成分的差异,继而影响药理及临床应用。枯芩、子芩来源相同,化学成分的差异并非显著性差异,某些差别仅是化合物含量的区别。而黄芩治疗肺部相关疾病(上焦之火)或肠道相关疾病(下焦之火)的疗效可能与化合物的量效关系相关。 黄芩素和黄芩苷含量的比值是判断枯芩和子芩的重要指标,从黄芩苷与黄芩素的结构看,黄芩苷为黄芩素的葡萄糖醛酸结合物。植物体内可以实现黄芩素与黄芩苷的相互转化,而动物体内也能实现两者之间的相互转化,黄芩素可在小肠黏膜中被肠道中的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催化生成黄芩苷。刘伶文等建立体外培养人肠道菌转化黄芩苷的实验模型,以黄芩素为指标,发现黄芩苷在人肠道菌作用下可以转化为黄芩素。黄芩苷在结肠段有一定的吸收,结肠段的肠道菌群可以产生肠道菌群酶β-葡萄糖醛酸酶,而此酶可以水解黄芩苷为黄芩素。刘太明等采用大鼠在体胃、肠吸收模型,测定胃、肠灌注液中药物的含量,发现黄芩素在胃和小肠部位的吸收程度均优于黄芩苷。龚明涛等研究表明,黄芩苷在盲肠和结肠部位的吸收优于黄芩素。故二者体内药效学存在差异的原因是否与黄芩苷与黄芩素在体内的吸收部位的不同有关,还需进一步探究。 本文旨在通过阐述枯芩与子芩各方面的差异,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并为以后枯芩和子芩药效差异的机制研究提供参考。目前关于枯芩和子芩化学成分的差异研究多集中在黄酮类化合物方面,对挥发油和黄芩多糖等成分的差异研究较少,而据文献报道可知,挥发油和黄芩多糖等成分对黄芩的药理作用具有一定的影响,这个空缺亟待补充。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中国民间疗法》2020年12月,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相关链接:抗病毒,癫痫,葡萄糖醛酸,黄酮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研究地表水监测指标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 假期逛吃郁南,这份美食攻略请收好丨五一玩乐来郁南①
- 深圳开展“守护未来”统一执法行动
- 数字高尔夫助力项目普及发展
- 铁路发送旅客创新高 泉州交通枢纽迎返程高峰
- 《北國性騷擾》:集體訴訟的背後,是14年的漫長煎熬
- 百日千万招聘行动推出专场招聘 1.5万余家单位提供招聘需求超50.5万人次_
- 安徽蚌埠:出台公平竞争审查举报处理办法
- 孙杨月底复出 把国内赛场当试金石
- 專訪《罪夢者》導演陳映蓉:復仇、逃獄、兄弟情,Netflix與台灣團隊激盪的火花
- 制止餐饮浪费|广西梧州开展“六一”共“绘”文明餐桌活动
- 中国三金花取得开门红
- 信达雅涨停,董事长二女儿是Pika创始人
- “蒙顶山杯”第五届中国黄茶斗茶大赛今日开赛
- 数学教育应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出发点
- 广州援疆推进实施疏附县医疗骨干人才培养计划
- 出入境旅行双向复苏 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 美國洛杉磯將進入緊急狀態!「天使之城」遭遇危機
- 辽宁:推动市场监管所培育服务个体工商户发展
- 目標30天後瘦一公斤,你必須減少攝取多少卡路里的熱量?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