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四大才子只剩下蔡澜
导读 7月3日下午,香港下蔡作家沈西城在社交平台透露,只剩著名作家倪匡离世,香港下蔡享年87岁。只剩倪匡与金庸、香港下蔡黄霑、只剩蔡澜并称为香港四大才子,香港下蔡曾参与《精武门》编剧工... 7月3日下午,作家沈西城在社交平台透露,只剩著名作家倪匡离世,香港下蔡享年87岁。只剩 倪匡与金庸、香港下蔡黄霑、只剩蔡澜并称为“香港四大才子”,香港下蔡曾参与《精武门》编剧工作,为李小龙塑造“陈真”这一形象,也曾在金庸出国期间代写《天龙八部》连载。他的代表作还有《蓝血人》、《六指琴魔》、《卫斯理》系列等。加上此前去世的黄霑、金庸,至此,“香港四大才子”已有三人离世。 “香港四大才子”仅剩蔡澜,从左至右(黄霑 金庸 蔡澜 倪匡) 黄霑之后 再无人笑傲江湖 1991年,《沧海一声笑》荣获第27届香港金像奖最佳原创电影歌曲奖,词作者兼谱曲人黄霑风光一时无两。这首歌,也成了他潇洒不羁一生的完美写照。 黄霑写小说,开专栏,填词作曲,主持节目无一不能,无一不精。上个世纪90年代,一档叫做《今夜不设防》的访谈节目风靡整个香港。节目由黄霑、倪匡、蔡澜三人主持,邀请的都是当红明星。在轻松幽默的谈话中剖析明星的内心世界,创下了极高的收视率,见证了香港娱乐圈辉煌的鼎盛巅峰。 2004年11月24日,黄霑因肺部病情恶化抢救无效去世,享年63岁。 人生就是大闹一场 悄然离去 1924年3月10日,查良镛在浙江海宁出生。1955年2月8日的香港,《书剑恩仇录》在《新晚报》的“天方夜谭”版开始连载,署名“金庸”。从此,查良镛以“金庸”为之名,在纸上开创了一个江湖世界。那里有刀光剑影,也有儿女情长。那里有国难家恨,也有快意恩仇。 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侠世界。除了文学家的头衔,他还是香港报业《明报》的创刊人、剑桥大学历史学博士、著名企业家。 2018年10月30日,一代武侠小说泰斗金庸病逝,享年94岁。 蔡澜谈金庸: 跟他相比,我只是个小混混 美食评论家,可能是蔡澜最广为人知的一个身份。除了美食,蔡澜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度很高,甚至比很多中年人还愿意尝试新鲜流行的事物。比如他如今在微博上也保持着高频更新。他曾说,“人生最好到处去旅行,如果不能够,从书本也可以。” “蔡澜见识广博,什么都懂。于电影、诗词、书法、金石、饮食之道,更可说是第一流的通达。”这是金庸对好友蔡澜的评价。 蔡澜和金庸,结缘于《明报》。20世纪八九十年代,《明报》专栏作家中大咖云集。在《明报》写专栏也是地位的象征。40岁时,蔡澜受邀在香港《东方早报》副刊《龙门阵》写文。有了一定的读者基础后,老友倪匡将他推荐给金庸先生。 蔡澜回忆说,第一次与金庸先生见面,他就觉得金庸先生风度翩翩,学识过人,“从一开始,我就对金庸先生非常敬重,他是有大学问、大才情的人。” 蔡澜不大喜欢“香港四大才子”这个名号,他说:“怎么可以把我和查先生(金庸)并列?跟他相比,我只是个小混混。”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三大赛事同期举办 双奥之城再燃冰雪激情
- 冷眼美国大打“台湾牌”的冒举:观动因,识变局
- 岛内政客借石斑鱼炒作“反中” 民众早已厌烦
- 台美FTA还没谱,民进党当局又开始期待IPEF了?
- 吉林四平:开展社区普法宣传 构建药品安全防线
- 本週重點回顧:台灣通膨再現3字頭、OpenAI開發者大會推出新亮點|天下雜誌
- 佩洛西走了、白皮书来了,一切甚好!
- 还捧着冷战黄历做“以台制华”美梦? 醒醒吧大人,时代变了!
- 基于能值分析的奶牛产业园区循环发展模式评价(四)
- 统一是福,“台独”是祸!
- “台独”顽固分子还嘴硬吗?有你们真正遗憾的时候
- 佩洛西放话访台,为啥拜登、美军、台民众都反对?
- 现代鸟类的起源可追溯到恐龙时代
- 台专家爆料解放军攻台,美救援不及,两岸统一,无人可挡!
- 两岸同胞走亲走近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 沛然莫之能御!
- 台湾外事“大突破”?民进党当局一厢情愿的自嗨!
- 中国市场“磁吸力”强劲 外企来华投资热潮涌动
- 港媒专论:拿台湾拖垮中国?天方夜谭
- 携手共创美好生活,是两岸青年永恒的主题
- 此生无悔入华夏,来生还做中国人!为爱国台湾艺人点赞!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