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显示中国大米越来越好吃
“稻米好吃不好吃”正逐渐成为衡量米种优劣的研究重要标准。记者1月5日从中国水稻研究所获悉,显示该所稻米质量安全评估创新团队通过系统分析我国十几年来稻米食味数据后发现,中国育种遗传改良、大米田间管理优化等措施不断改善提升我国稻米食味品质。好吃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研究 据论文第一作者、显示中国水稻研究所副研究员卢林介绍,中国长久以来,大米水稻科研的好吃主要任务集中在提升产量,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研究提高,如何提升稻米的显示质量和食用体验已成为新的关注点。 2008年,中国我国更新了国家标准,大米确立了稻米蒸煮食用品质感官评价方法(GB/T15682-2008),好吃为后续的科研工作提供了标准化的依据。 “在这一标准下,我们团队从外观、气味、适口性、滋味和冷饭质地五个方面进行打分,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食味评分值。数据显示,2009年至2023年间,我国稻米的全国平均食味评分值从74.9分稳步提升至80.3分。这一变化充分显示出我国在提升稻米品质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卢林说。 研究分析显示,在2009年到2023年间,我国稻米食味评分值稳步提升。 卢林表示,在水稻育种的早期阶段,粳稻的食味品质明显优于籼稻。然而,随着育种遗传改良和种植环境监测等技术的逐步推进,我国的水稻品种便朝着食味优质化的方向努力,尤其是在南方区域,籼稻的品质提升更为显著。 此外,研究还显示,在主要种植籼稻的经济发达地区,其生产技术效率相对较高。“这表明技术进步带来的食品附加值正大幅提升。研究表明,我国水稻的全要素生产率正逐年上升,平均值由2009年的0.43提升至2020年的0.55,其变化趋势与稻米食味评分结果的变化保持一致,显示出稻米食味品质改善与区域经济发展、粮食政策紧密相关。”卢林说。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滁州住房公积金新政策明日起执行_
- 小米王翔谈欧洲市场:在欧洲市场的市占率已经近20%
- 国办:到2025年人均预期寿命在2020年基础上继续提高1岁左右
- 俄罗斯经济发展部预测今年俄油气产量下降
- 凤阳“三张网”兜牢民生底线_
- 快讯:农业股持续走强农发种业再度涨停
- 苹果公司AR/VR混合实境头戴式装置研发进入后期阶段或在未来几个月首次亮相
- 王毅谈乌克兰问题:输送武器换不来乌克兰的和平制裁施压解不开欧洲安全困境
- 错失男单冠军 马龙微笑离开
- 三一换电站三城同启单车换电1.9分钟
- 银保监会:发展普惠金融是地方法人银行机构改革化险的重要路径
- 时评:错别字牵出三宗错法律顾问不能“走过场”
- 出入境旅行双向复苏 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 王毅:金砖国家要做三个表率
- 四川汉源发生4.8级地震泸定、成都部分地区等地震感强烈
- 河南已储备建设隔离房间430217间
- 广西桂林:开展电动自行车安全专项整治
- 王翔谈小米业绩下滑:会在重点领域持续投入
- 深纺织A:7号线订单饱满产线车速正在爬坡中
- 上海一企业涉嫌违反食品安全法被立案调查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