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東京藝大美術館長教你日本美術鑑賞術》:讀懂日本美術,改變觀看世界的方式

文:秋元雄史

大家是東京讀懂的方否聽過「日本主義」(Japonisme)呢?

一八五五年,第一屆巴黎世界博覽會(Paris 美術美術Exposition)上,展出了以浮世繪為首的館長改變觀眾多日本美術作品,在全歐洲掀起一股日本熱,教日並對莫內(Oscar-Claude Monet)和梵谷(Vincent van Gogh)等印象派(Impressionnisme)創作者帶來極大的本美影響,更在這之後,術鑑賞術世界式形成西洋美術史上的日本眾多革命之一。

日本主義不光是東京讀懂的方盛行於十九世紀,直到現代,美術美術國外仍相繼舉辦各種大型日本美術展。館長改變觀例如,教日二○一八~二○一九年之間,本美法國巴黎便舉辦了一場名為「日本主義二○一八:交響之魂」的術鑑賞術世界式系列活動(以下簡稱「日本主義二○一八」)。

「日本主義二○一八」介紹了各種,日本曾為十九世紀後半西洋美術帶來重大影響的東京讀懂的方複合型日本文化藝術活動。不光是浮世繪等日本美術,還包括了歌舞伎、能劇與狂言等傳統戲劇、動畫與漫畫等現代文化,以及飲食、祭典、禪道、武道、茶道、花道(華道)等多元且豐富的日本面貌。

我本身也以策展人的身分,於這場活動中介紹了重新定義「書法」概念,作品堪稱前衛藝術的書法家井上有一(一九一六~一九八五年)。

與西洋美術角度相當的高度評論

在「日本主義二○一八」中的各項展出中,特別引起大眾關注的是「以若冲《動植綵繪》為中心」的展覽,這是伊藤若冲的作品首次在歐洲被大規模地介紹。

若冲的花鳥圖以細膩的筆觸和豐富色彩描繪而成,開展不久後便引起熱烈討論。短短一個月的展期,就創下了約七萬五千人的參觀人數;甚至在展期的最後一天,現場仍大排長龍,可說是盛況空前。

就連法國最具代表性的《世界報》(Le Monde)也評論:「淬鍊的細膩筆觸、協調的配色、優雅的構圖。」針對若冲的用筆、色彩、結構,這三種繪畫製作上最重要的要素,給予極高的讚賞。另外,法國最具規模的媒體情報誌《電視全覽》(Telerama),則誇讚其作品「令人回味無窮」。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媒體對於若冲作品的評價角度,都與西洋美術相當,而非僅止於「充滿異國風情」上頭。

不光是伊藤若冲,同時期於巴黎市立賽努奇亞洲博物館(Musee Cernuschi)舉辦的「京都之寶 琳派三百年的創造」展覽,便集結了俵屋宗達(一五七○~一六四三年)、本阿彌光悅(一五五八~一六三七年)、尾形光琳等,稱為「琳派」的系列作品,該展出也獲得了絕大迴響。

當時我也曾親自前往「日本主義二○一八」的活動會場好幾次,看到人們在各種展覽會前排隊等待入場的情景,不得不讓我再次意識到法國人對日本美術的高度興趣。

這股日本熱潮不光是在法國延燒。在二○一七~二○一八年期間,以文藝復興發源地而聞名的義大利佛羅倫斯,便在烏菲茲美術館(Galleria degli Uffizi)舉辦「花鳥風月 屏風與隔扇上的日本自然」展覽,展出室町、桃山、江戶時代的山水畫屏風和花鳥畫屏風,充分呈現了日本的自然景觀,十分受到喜愛。

此外,位於俄羅斯莫斯科的國立普希金博物館(Pushkin Museum),也舉辦了「江戶繪畫名品展」,介紹了以尾形光琳《風神雷神圖屏風》、葛飾北齋《富嶽三十六景 神奈川沖浪裏》為首,包括圓山應舉、渡邊華山(一七九三~一八四一年)等人的名作,共計約一百三十件的屏風、版畫、繪卷、軸等作品,締造了兩個月內參觀人次總計超過十二萬人的佳績。

喬.普賴斯、彼得.杜拉克……都深愛日本美術

另一方面,也有外國的知識分子持續發掘日本之美。例如,美國知名的收藏家喬.普賴斯(Joe D. Price),自從接觸了伊藤若冲的《葡萄圖》之後,就深深迷戀上江戶美術的魅力。他甚至還把若冲的《鳥獸花木圖屏風》掃描成電子檔案,並經特術印刷,將之複製在自家浴室牆壁上,可見其熱情程度。

而全世界對於日本之美的關注,不光只來自美術界。以「現代管理學之父」的稱號聞名於世的奧地利經營學家彼得.杜拉克(Peter Ferdinand Drucker),也是迷戀日本美術的知名人物之一。比起華麗且個性獨特的江戶美術,他更驚豔於室町之後的山水畫。杜拉克即便也有江戶時代的收藏品,但室町之後流行的文人畫(由非專業畫家的知識分子繪製的水墨畫),仍占了他的收藏品的三分之一。

綜合以上所述,早從十九世紀中期起,日本美術在國際上的評價一直都是人們關注的焦點,並不是到了現代才突然急劇上升。

那麼,日本美術到底是什麼?

至於日本國內,近年來也經常聽到「日本美術風潮」(Japanese Art Boom)這種說法。二○一六年,位於上野公園內的東京都美術館舉辦了「誕生三百年紀念若冲展」,短短一個月便吸引了四百四十萬六千名的參觀人潮,幾乎可說是新的社會現象。各類特別企畫展的繁榮景象,便是人們對日本美術深感興趣且樂此不疲的最佳證明。

或許我們可以把日本國內的日本美術風潮,稱之為「江戶時代的美術風潮」,其獨特的個性和豐富的色彩,是容易被大眾理解且喜愛的重要原因。

話雖如此,當有人詢問:「那麼,到底什麼才是日本美術?」又有多少人能夠清楚且簡潔地回答呢?今後全球化的腳步將會越來越快,在這樣的趨勢潮流中,我們需要的不光只是語言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夠了解自身國家的文化,並達到侃侃而談的程度。否則,儘管你擁有清晰的個人價值觀,但如果對自己的文化背景過於生疏,就可能在全球化的競爭過程中迷失自我。

若要與世界競爭,在發揮個人的商業技能之前,你必須先懂得如何回答:「自己究竟是誰?」那些成就非凡的人士,之所以能成功地克服國際之間的波瀾,就是因為他們確立了「自己有何用處」、「自我存在的意義」。於此同時,自國的美術和文化素養,就紮根在個人的內心深處。

相較於此,即便你說得一口流利的英語,如果談話內容空洞、缺乏內涵,對方也不會把你放在眼裡。假設你問法國人:「對於《蒙娜麗莎》(Mona Lisa)的魅力,你有什麼看法?」這個時候,身為商業菁英,絕對可以說出個人看法或答案;就算再怎麼不熟悉,這些成功人士也總是能以自己的方式提出一番見解。

那麼,如果把立場顛倒過來,又會是如何呢?當外國人問你:「對於葛飾北齋的版畫魅力,你有什麼看法?」你能夠馬上回答嗎?

北齋在國外的名氣,絕對超乎大家想像。若你只能支支吾吾地講出一些半吊子的答案,對方一定會立刻將你視為毫無涵養之人並予以輕視。如此一來,彼此就很難建構出對等關係,後續也很難有合作機會。

實際上,在全球菁英齊聚的場合,主辦國多半會在聚會之前,安排與會貴賓前往自己國家的「文化景點」參觀。我也經常因緣際會,陪同日本的高階主管共同列席類似的場合。主辦國的人會在賓客面前談論自己國家引以為傲的名畫或名作,在這之後,便會拋出下列問題:「那麼,日本的情況又是如何呢?」

我就曾親眼目睹日本的高階主管當場愣住,只能給出曖昧模糊的答案。其實,只要充分了解自己國家的文化,就能產生個人風格、對事物獨到的看法,甚至贏得其他國家的尊重,實在是相當划算的投資。

「一張圖兩步驟」,輕鬆體會日本美術的趣味與精妙

如同前文提過的,從過去到現在,全世界從未停止對日本美術的關注。為了培養基礎的鑑賞知識,本書嚴選了許多初學者應該知道的創作者與經典作品。在第二、三章裡,我更獨立介紹了十八幅名作,讓大家透過「一張圖兩步驟」的脈絡,輕鬆體會日本美術的趣味性與精妙之處。

  • 步驟一/從作品表現鑑賞:看懂繪圖技巧、色彩與主題等。
  • 步驟二/從歷史背景鑑賞:理解創作當時的社會與思想背景等。

讀完這本書之後,你必定能回答「何謂日本美術」這樣的本質問題,此外,對於日本美術的演變與進化,以及為何全世界會如此關注此時期的這件作品,也能有概略的了解。在第四章裡,我也會以「館長陪讀」、「館長帶逛」的統整方式,進一步解說日本美術鑑賞的基礎入門。期待透過本書,能讓過去對日本美術不是那麼熟悉的人也樂在其中。

越是了解日本美術,就越能真確地感受何謂美學,進而影響你個人眼中的世界、如何參與現實生活、與他人產生互動,最後更會擴及至一切的思想、看法和感受。你一定會發現,過去那些日常生活中被視為理所當然的事物,其實全都源自於漫畫、動畫、遊戲、流行文化等日式藝術感受,正是現代人所追求的普世價值。

還請各位確實學習如何鑑賞日本美術,使獨有的審美觀覺醒。正因為時代不斷在改變,所以請試著重新思考身在全球化的時代,究竟該擁有何種態度。如此一來,大家便能藉由這些全新(或說重新喚醒)的體驗,改變觀看世界的方式。

相關書摘 ►《東京藝大美術館長教你日本美術鑑賞術》:為何日本美術比西洋美術更淺顯易懂?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東京藝大美術館長教你日本美術鑑賞術:一窺東洋美學堂奧的基礎入門》,方舟文化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聯合勸募。

作者:秋元雄史
譯者:羅淑慧

1955年出生於東京。現任東京藝術大學美術館長、教授,以及練馬區立美術館長。1991年進入福武書店(現已改制為Benesse Corporation,倍樂生集團),兼任國吉康雄美術館主任研究員;之後因策畫「直島倍樂生藝術之地」(Benesse Art Site直島)而聲名大噪,成為著名藝術策展人(Art Projector)。

【關於本書】

★日本最紅火藝術策展人秋元雄史,美術鑑賞代表作第二彈。
★延續前作「一張圖兩步驟」解讀脈絡,無痛進入東洋美學世界。
★全彩印刷,收錄25件名作,完整介紹繩文~明治以降的美術演進。
★全面剖析東洋美學精神、日本美術如何影響西方繪畫。

蟬聯連鎖書店暢榜25週、榮登「2019 TOP 100」,萬眾矚目超強續作!一窺東洋美學堂奧,全面剖析日本美術核心思維,讀這本就夠!

7667217_RPhoto Credit: 方舟文化出版

責任編輯:王祖鵬
核稿編輯:翁世航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