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看1927年版《拿破崙》(上):近百年前的電影至今仍覺前衛

英國導演列尼.史葛拍攝的看年英美聯軍版《拿破崙》引起法國評論界一輪炮轟,屬意料中事。版拿百年對於很多未了解、破崙亦不需了解歷史細節的上近大眾而言,看到法蘭西皇帝在宮裡宮外刺激的前的前衛連場大戰,便足以用來「送」爆谷汽水。電影其實拿破崙作為歷史人物,至今不止馳騁於十八、仍覺十九世紀的看年歐洲革命和帝國爭霸版圖,在二十世紀以降的版拿百年電影史上亦足以成傳奇。

歷史題材片難拍,破崙首先是上近取材考工夫。像新版《拿破崙》寫他從一戰成名、前的前衛稱帝到逝世,電影僅在動作場面多花篇幅,至今主要情節之間的轉折則省略跳躍。然而拿破崙這樣的人物傳記要描寫得詳細具體,恐怕要長篇劇集的篇幅才夠。1927年由法國導演阿貝爾.岡斯(Abel Gance)製作的鴻篇鉅製《拿破崙》,花了五個半小時,也只是講到主角完成意大利之戰,還未到政變稱王。

Screenshot_2023-12-04_at_7_08_32 PM圖片來源:1927年版電影《拿破崙》

就如拿破崙一樣,岡斯有革命的雄心壯志,亦碰得焦頭爛額。他最初的計劃是拍攝六集的電影系列,結果製成一部的過程已夠「災難」,亦足以傳世。岡斯初剪接近十小時,過不了發行商的一關。後來《拿破崙》在各國放映,被刪剪到不同長度,有的三、四個小時,有的只有100分鐘。結果此片落得支離破碎,後來修復的卻是英國人。

英國電影導演及學者Kevin Brownlow自1969年開始修復這部《拿破崙》的計劃,在法國電影資料館及英國電影學院(BFI)的支持下,到2000年才由BFI與Photoplay推出五個半小時的修復版,但法國電影資料館則繼續修復一個七小時的版本。這個不斷從碎片中拼湊出一個「完整」及「原來」版本的修復過程,就如歷史學家嘗試在文獻紀錄重構拿破崙的一生一樣困難和複雜。

這部《拿破崙》是默片,對白和旁白都靠字幕卡顯示。岡斯準備拍攝時查考了大量資料,凡是有所根據的內容,皆在字幕卡右下角以「歷史的」註明。他也去了歷史現場拍攝,例如在拿破崙的故鄉科西嘉島拍他們一家被追殺逃亡的一段。然而此片之為後人讚歎,重點全不在於有否合乎具體史實,而在岡斯以大膽創新的電影語言來塑造人物和詮釋時代。這齣電影始終不是歷史書,其任務不在於鋪陳資料,而是表達藝術家的視野與情感。所以此片最精彩的其實是那些沒有「歷史的」標註的部份。

387471934_2540490289461453_6110243795065圖片來源:電影《拿破崙》劇照

拿破崙在戲裡被描寫為「天選之人」,是個天生的戰爭天才和民族英雄。黑色雙角帽是拿破崙的標記。在這部《拿破崙》中,觀眾還未看到主角的臉,便先看到他的帽。在大眾的印象和列尼.史葛的新版本中,拿破崙即使成王,也是戴軍帽多過戴皇冠,繼續御駕親征,也是他深得民心的原因。岡斯的拿破崙從他的童年說起,未見人先見帽,帶著同學打雪仗,以少勝多,顯示其軍事天才。但他卻是一個孤高的孩子,被眾人排擠,只得與鷹作伴。鷹也成為了貫穿全片的圖騰,如拿破崙的分身。

想不到孩子打雪仗也這般慘烈,拿破崙的對手竟以雪球包石頭,最後雙方打到既甩牙又「爆缸」。這一幕,年少的拿破崙站在雪地中,指揮若定。導演岡斯表達拿破崙「三歲定八十」的大將之風,混合交叉剪接及多重曝光手法,把其臉容特寫和半身姿態和其他孩子混戰的影像,作多層重叠。間以手搖鏡頭跟著「戰場」上的孩子追拍、對剪,隨著戰況升溫,鏡頭搖擺更劇,呈「打風」式畫面,而特寫中的拿破崙則越來越興奮。

多元觀點 等你解鎖
付費加入TNL+會員, 獨家評論分析、資訊圖表立刻看 首月一元插圖149 元 / 月1490 元 / 年送 2 個月到期自動續訂,可隨時取消,詳情請見訂閱方案 查看訂閱方案 已是會員? 登入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