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研团队刷新大面积全钙钛矿光伏组件光电转化效率世界纪录
记者从南京大学获悉,国科光伏光电该校谭海仁教授课题组研制的研团大面积全钙钛矿光伏组件取得新突破,经国际权威第三方机构测试,队刷其稳态光电转化效率达24.5%,新大效率刷新此类组件的面积世界纪录,也为后续产业化发展打下技术基础。全钙相关论文23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上。钛矿 据谭海仁介绍,组件转化钙钛矿是世界新型太阳能电池的重点研发方向之一。和传统晶硅材料相比,纪录钙钛矿光伏组件更轻、国科光伏光电更薄,研团具有可弯曲、队刷半透明等良好特性,新大效率应用场景更丰富。面积近年来,谭海仁课题组一直致力于研究钙钛矿,取得小面积电池光电转化效率28%、大面积叠层组件光电转化效率21.7%等成果。 “叠层组件由带隙不同的子电池堆叠而成,窄带隙子电池能够吸收宽带隙子电池吸收不了的光,理论上,叠层组件的光电转化效率应该更高,21.7%这个结果显然不能令人满意。”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南京大学2019级直博生高寒告诉记者,实验室制备的小面积电池只有1平方厘米左右,而真正具有商用价值的是组件,所以必须突破大面积叠层组件的效率关。 难点在于窄带隙钙钛矿薄膜的生产工艺。“窄带隙钙钛矿薄膜的结晶过程太快,不好控制,大面积制备时,会出现薄膜不均匀的问题。而且钙钛矿的结晶过程上下不同步,容易导致薄膜的底部产生大量缺陷。”高寒说。 这是南京大学谭海仁课题组研制的全钙钛矿光伏组件实物。(受访者供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谭海仁课题组在前驱体溶液中加入了甘氨酰胺盐酸盐,它能够减缓钙钛矿的结晶速率,将薄膜的制备时间延长到原来的10倍左右,并且能自发诱导修复底部缺陷。 高寒表示,用这种办法制造的窄带隙钙钛矿薄膜,与宽带隙钙钛矿薄膜结合后,所形成的叠层组件面积达20.25平方厘米。经过国际权威第三方机构测试,该组件取得24.5%的光电转化效率,相关数据被国际《太阳能电池效率表》收录,目前尚无同类组件打破该纪录。 谭海仁表示,此次突破为后续发展打下了技术基础,“我们还将不断尝试制备面积更大、效率更高的全钙钛矿光伏组件,向着产业化的目标踏实前进。”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市场监管行风建设在行动|湖北武汉:探索转供电退费难“113”解决方案
- 汉阴县住建局开展涉水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让业主明明白白消费
- 2024年上半年征兵开启,被高校录取高中生入伍可保留入学资格
- 招商银行在信用卡领域玩出新天地
- 千龙图集丨北京北控主场胜深圳迎三连胜
- 交行:深化改革“放大招” 推进职业经理人改革再破冰
- 高质量做好世界制造业大会筹备
- 司法改革跨步難?|天下雜誌
- 福建厦门:开展食盐质量安全专项整治
- 北京海淀建停车场为学校周边疏堵
- 汉阴县财政局发挥职能作用促推妇女儿童事业发展
- 中央财政多举措支持疫情防控期间农产品稳产保供
- 美國第一夫人跟隨發行專屬「迷因幣」 $TRUMP幣值一度急瀉
- 宿州第三届红领巾小主播选拔赛初赛开赛
- 黄键:服务皇木 干出精彩
- 扩散提醒!海宁全市范围实地检查测试→
- 福建厦门对部分影院落实整改3D眼镜问题进行“回头看”
- 泉州11个在建信息网络工程包项目 完成超七成年度计划
- 西山花海景区:金丝皇菊遍地开 灿烂花海美如画
- 北京石景山做好特种设备监管 确保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