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開放加拿大全月齡牛肉進口 專家:若有病例應重評風險
繼美牛後,擬開拿加拿大全月齡牛肉即將開放!放加風險食藥署根據風險評估報告,全月以最壞情境假設,齡牛例應假如消費者只吃加拿大進口帶骨牛肉,肉進每一百億人當中,口專大約有2.24人可能感染狂牛症,有病食藥署認為風險很低。重評不過有專家提醒,擬開拿所謂風險是放加風險動態的,未來只要有新研究或是全月出現新的狂牛症病例,就得重新做風險評估;消基會則表示,齡牛例應目前還是肉進反對加拿大牛進口,將呼籲民眾拒買;食藥署強調,口專目前還只是有病預告期,上路時間還沒確定。 繼美國牛之後,我國將開放加拿大全月齡牛肉進口台灣,主要是食藥署根據風險評估報告,以「最壞情境」假設,如果消費者只吃加拿大牛肉,可能感染狂牛症風險,帶骨牛肉是每百億人約有2.24人,牛內臟則是每百億人約有6.68人,食藥署認為感染機率很低,也說會前往加拿大查核。 不過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顏宗海則說,食藥署的風險評估報告採用加拿大資料,當地最後一次出現典型狂牛症疫情的時間點為2015年,因此食藥署認為,國人食用加拿大進口牛的風險低。 其實牛海綿狀腦病就是俗稱的「狂牛症」,其中典型BSE會傳染給人類,引發新型庫賈氏病。至於非典型BSE,雖然2021年在加拿大仍有所聞,但目前科學證據顯示與新型庫賈氏病無關。 不過顏宗海仍提醒,站在醫學角度,「風險評估是動態、而非固定的」,若未來牛肉進口國再次出現典型狂牛症疫情,風險評估報告就要重做,畢竟引發新型庫賈氏病的後果不堪設想。顏宗海說,新型庫賈氏病是一種非常罕見的大腦神經退化疾病,根據醫學統計,存活率不會超過一年,且目前沒有很好的治療方式。 消基會則是反對從狂牛症疫區進口牛肉,會發動消費者拒買加拿大牛肉。未來要如何評估才能幫民眾把關食安,相關單位得謹慎思考。 台北/魏于恬、余苓瑀 責任編輯/吳苡榛百億人僅2人恐染狂牛症 食藥署考量「風險低」
狂牛症風險大降?專家:若有病例應重評風險
狂牛症疫區仍存風險 消基會籲民眾「拒買」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80岁“留守”奶奶短视频诉孤独 千万网友心疼:我们陪您唠嗑
- 最高人民法院公布最新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赔偿金标准_
- 速讀今日國際財經日誌(03/16)|天下雜誌
- 关闭企业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布点方案浅析
- 客户买车提来12万枚硬币 4S店花5个多小时才清点完
- 基于自毁型结构的新型智能标签,人造病毒载体制造新方法丨科创要闻
- 「痘痘藥3NG用法」恐害你留疤! 使用前1步驟多數人都沒做到
- 百款年鱼产品集体亮相!珠海两地年鱼大集正式开市
- 国羽四位老将“让位” 新人踏上新征程
- 淮南市市场监管局积极开展医疗机构虚假违法广告排查
- 人、链、物 智能化价值排序
- 宝兴本土歌曲亮相青海卫视春晚
- 哪些日子最需要仪式感?受访青年认为是婚礼和生日
- 白酒质量安全风险分析与防范(四)
- 鴻海入股夏普 楊應超:史上最佳投資|天下雜誌
- 黑龙江哈尔滨:规范水电气热行业收费行为
- 明光做好企业校园招聘保障工作_
- 桶屍案重要關係人 酒店紅牌冷靜全推「不知情」
- 土壤监测的全程序质量保证及质量有效控制
- 央行總裁 投機客殺手|天下雜誌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