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朝阳小学生探索行星移民获院士点赞
在近日举办的北京PDC(项目-驱动-生成)国际教育大会上,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中心小学的朝阳学生们展示了“新行星移民计划探索卫星设计”项目,得到了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的小学星移夸赞。 “去年,生探索行我们看了欧阳自远院士的民获科普视频,知道了地球是院士人类的摇篮,但是点赞人类不能永远在摇篮里。”一名小学生告诉记者,北京科学家已经发现了多颗跟地球条件类似的朝阳行星。但人类能否在这些行星上生存,小学星移还是生探索行个未知数。 于是民获,十几名同学组团成立了“立方星项目组”,院士模拟真实条件,点赞希望设计出12颗立方星(小卫星)去探测行星,北京使之组成阵列,从而建设人类生存的新空间。 用孩子们的话来说,“这是一个烧脑的过程,也是思维与见识的飞跃过程”。第一堂课上,老师就带来了真正的小卫星零部件,学生们可以戴着手套触摸、拆解、测试,这样的体验令他们感到新奇和激动。 他们分成了4组,对行星的天气、食物、能源控制计算系统和保护系统分别进行探索设计。以食物为例,立方星经过轨道计算,会投掷出微型探测器。它的小舱室中携带了不同作物的种子,并由机械臂播种,近距离摄像头每天会拍摄一张照片。照片和数据会定期传送给卫星,再远距离传送到空间站,观测和了解农作物的生长情况。 看罢孩子们的展示,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激动不已。他说,呼家楼中心小学的孩子们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考虑到了真实的卫星需求,提出了进一步探索的目标、要求。“我敬佩孩子们,希望你们在人类征服太阳系的星辰大海中,起到先锋带头作用。” 2015年,呼家楼中心小学首次提出项目群概念,并提出PDC(项目-驱动-生成)教育理念。2017年,PDC国际教育联盟正式成立,如今已有300余所学校成为联盟校。 “教育要立足于孩子成长的需要。”呼家楼中心小学校长马骏说,如今,ChatGPT等新技术层出不穷,如何培养孩子的真实技能、激发他们的真实兴趣,成为教育的主要目标。 在此次研讨会上,欧阳自远、戚发轫等科学家与学生们共同发布了PDC小院士工作站“月球基地2050国际青少年创新探索项目”。今年的主题是“月球建筑”,孩子们将在了解月球自然条件的基础上,以报告、模型、视频、海报等形式进行创新设计,并参加明年国际月球日的项目总结和表彰活动。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加强标准引领和质量支撑 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 当“独生子女”体验“提前当妈”……
- 快乐从这里获得 成长从这里起步
- 南北毒株不同 北方更重?专家解读来了
- 出入境旅行双向复苏 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 俄驻美大使:普京已作出决定 乌方将受到严厉惩罚
- 印媒:打擊「性別刻板印象」 印度擬規範法律用語
- “轻户外”如何占领年轻人的假期?
- 「新消费观察」“饮料局”巨头攒动,元气森林却比以往更“相信”年轻人
- 床墊、枕頭套、棉被⋯⋯這些寢具的英文怎麼說?
- 滁州警校携手共筑大学实验室安全防线_
- 當選推內閣制 趙少康:一年內沒推動就辭副總統
- 二十六年思亲苦 寻亲梦圆回雅安
- 最高法发布《中国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报告 用最严密法治保护生物多样性
- 航空公司機票超賣,為什麼有人會願意主動放棄機位?
- 亞錦賽/陳聖平纏鬥吞K淚崩 拿莫.伊漾:過程是好的、謝謝球迷
- 给隐患“画红线” 为安全“亮绿灯”_
- 新传记披露:英女王认为特朗普非常粗鲁
- 甲流高发,如何科学预防?北京疾控发布提醒
- 轟侯友宜、賴清德居住政策 柯文哲:笨蛋、問題在高房價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