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兑现“高考奖励”被起诉 学校输掉的不只是诚信
近日,高考奖励“学校承诺考上985奖30万未兑现被起诉”登上了微博热搜榜,不兑引发关注。现被学校信据报道,起诉南方某中学为吸引生源,输掉2019年4月在该校微信公众号上对外发布招生简章,只诚其中写明“高考考入985、高考奖励211、不兑‘双一流’高校的现被学校信,学校给予5万至30万奖励”。起诉2022年6月,输掉该校学生小王考入“985工程”大学,只诚小王要求学校支付奖励未果,高考奖励故提起诉讼。不兑 “人而无信,现被学校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书育人的学校,更应该以身作则。招生时做出的承诺,当然应该兑现。然而,涉事学校一名工作人员回应,高中部第一年招生时,招生简章上印了上述奖励措施,但属于“印刷错误”。 目前该校微信公众号上仍然保留的一篇文章显示,该校发布“重磅消息”,对高考成绩突出的学生予以奖励,并明确了相关的奖励数额。如果说2019年4月发布的招生简章的相关表述属于“印刷错误”,为何这个“错误”一直未予改正?校方以“印刷错误”为由为不兑现高考奖励进行的辩解,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不管是不是“印刷错误”,学校为了抢夺生源而对学生及家长开出的丰厚条件具有法律效力,学校应当忠实履行。否则受损的不仅是学校的声誉,还会给学生树立一个言而无信的坏榜样。鉴于此,法院认为该中学发布招生简章确定奖励承诺,是对学生进行奖励的赠与行为,综合全案考量,判决该中学支付小王5万元奖励款。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对于这桩违约事件,公众大多关注学校何以如此不讲信誉,甚至直接谴责为“黑心学校”。但透过这起闹剧,“重奖”式招生是否违规同样值得关注。 优质生源是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和前提,为了招到好学生,学校当然会不惜使出浑身解数。正常的生源竞争,无疑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而且还能在很大程度上督促学校苦练内功力争在竞争中取胜,值得肯定。但问题是,现实中的生源竞争往往有异化之虞。本来应该拼实力、拼管理、拼师资,却变成了拼各种承诺。于是乎,一些财务机制相对自由的民办学校就祭出了“重奖”招生的大招。 从表面上看,学校的“重奖”让学生和家长受益,但其实不尽然。简而言之,“重奖”式招生的最大问题是严重破坏教育生态。 有能力的高校在选拔心仪的人才时,发放一定的奖励,不仅无可厚非,而且还能给予家境一般的孩子以极大助力,可谓善莫大焉。但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高中招生,首先应该考虑到教育公平问题。倘若任由民办学校通过“重奖”的方式“掐尖”,不仅直接扰乱招生秩序,还会加剧超级中学现象,严重破坏教育均衡发展。一旦陷入这样的恶性循环,最终受害的还是广大家长和学生。 值得注意的是,教育行政部门对于民办中学的招生,目前大多以是否存在跨区域招生进行限制。换言之,如果民办中学是在规定范围内招生,要不要“重奖”,基本上是“家务事”,很难进行有效干预。 行胜于言,身教大于言教。对教书育人的学校来说,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典范。学校未兑现高考奖励承诺被法院批言而无信,并判令支付5万元奖励款,具有丰富的警示意义。学校之间正常的生源竞争,不能光凭“经济实力”,还要靠学校的办学理念、教学质量和诚信水平。如何规范招生,让学校通过安心教书育人的方式赢取生源,更值得引发全社会的思考。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吉林四平:开展社区普法宣传 构建药品安全防线
- 记者观察:“随心飞”难“随心”!
- 世界麵包大賽我舉國旗領獎! 中國合照「閃超遠」
- 拒絕國民黨2新方案 柯文哲:提案太奇怪
- 喜报丨热烈祝贺伟业计量成功申报国家二级标准物质
- 巴西總統盧拉抵達上海
- 科技创新“慧”农更惠农
- 幽默最高境界是自我解嘲:長年被網友「黑」的明星們怎麼做?
- 北京曝光4起电动自行车非法拼改装典型案例
- 科技助力!兴宁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速
- 【影片】阿拉創造了萬物,其中包括「鬼」嗎?
- 美國又現火車脫軌事故 車廂掉入河中多人受傷
- 紫薇社区举办 “崇军服务直通车” 活动_
- 高考填志愿,不该过度纠结“不浪费每一分”
- 康振生院士:转变“重治轻防”理念,加大农作物病虫害防控前期投入
- 社保服务进万家 上门认证暖人心
- 江西赣州:规范餐饮行业收费 营造良好消费环境
- 台灣政界「一代宗師」胡佛86歲病逝 馬英九、呂秀蓮都曾是門生
- 沙利文回应:随行人员几乎都会说中文
- 86岁抗美援朝老兵考取驾照 成名副其实老司机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