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科学家小麦条锈菌感病基因编辑试验取得重要进展
记者6月11日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了解到,科学由该校教授、家小基因作物抗逆与高效生产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王晓杰带领的麦条科研团队,继两年前发现小麦中协助条锈菌感染的锈菌感病基因后,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对黄淮麦区主产小麦品种进行改良并进行田间试验,感病发现这些小麦品种不易再受到条锈病菌的编辑侵染。这标志着该项技术从理论到指导生产实践迈出了关键一步。试验 2022年,重进展国际顶级期刊《细胞》(Cell)在线刊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免疫团队历经18年的科学研究成果——王晓杰带领的科研团队发现了小麦中协助条锈菌感染的感病基因。进入到田间试验阶段,家小基因王晓杰的麦条团队先在麦苗发青时将幼胚取下,随后将质粒导入幼胚,锈菌完成基因编辑过程。感病随后,编辑团队将筛查基因编辑成功的试验幼胚育成麦苗,再移植到试验田中种植。夏收时节,试验小麦喜获丰收。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编辑协助条锈菌感染的感病基因TaPsIPK1后的品种产量,与未编辑品种产量相比无显著差异。且条锈病抗性由高感提高到中抗或高抗,实现了编辑感病基因提高品种对条锈病的抗性,且保持了原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显示了编辑品种在生产上良好的应用潜力。此外,该研究创制出的广谱抗病农艺种质材料,为小麦抗锈病育种提供了宝贵的抗源材料。 小麦是世界种植最广泛的禾谷类作物之一,为全球超过25亿人口提供主食。然而,病虫害常造成小麦产量重大损失,严重威胁粮食安全。小麦条锈病是气传性的真菌病害,具有易传播流行特性,是小麦头号重大生物灾害,被称为小麦“癌症”,在全世界小麦种植区均有发生。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先后发生过8次小麦条锈病大流行。 下一步,王晓杰团队将致力于通过基因编辑让原有小麦品种对小麦条锈病、白粉病和赤霉病等病害实现“兼抗”。“这也是实现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保障粮食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他说。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荥经联社 进村入户普及金融知识
- 一人演5角獲網讚「100分」! 曾寶儀曝金鐘開場影片拍攝過程
- 喜报丨热烈祝贺伟业计量成功申报国家二级标准物质
- 票券業告別寡佔?|天下雜誌
- 成立以来亏约46%,某基金一产品收益排名垫底
- 拜登與巴以領導人通電話 美派遣第二個航母打擊群
- 宝兴县多彩形式庆“三八”节
- 今年3月份CPI同比上涨0.1% 食品价格下降2.7%
- 年轻人爱上黑胶唱片 武汉、成都、西安成黑胶青年聚居地
- 法外狂徒特朗普、代孕、斯图克拉德·巴荷丨刊中人
- 统筹谋划推动各项工作齐头并进
- 《台視新聞台》 主播發言人再+1 奚安鴻加入競選團隊
- 天全县国土资源局检查指导地灾防治和废弃矿井封闭工作
- 陳癸淼當立委沒錢活不下|天下雜誌
- “迎新春送温暖”石棉县举行2013年“三下乡”活动
- 还剩3天!快来评选出你心目中的“雅安城市精神”表述语
- 广西贺州:全链条推动食品小作坊生产和管理水平“双提升”
- 广东发布2022年度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典型案例
- 群体抗癌 正确抗癌 让生命再续精彩
- 确保党史学习教育取得实效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