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鹅多用 浙江象山打造共富新招“鹅稻共作”
稻田里的鹅稻共作象山大白鹅(资料图)。 黄黎娟 摄 中新网宁波6月2日电(林波 郁晶莹)漠漠水田飞白鹭,鹅多阴阴夏木啭黄鹂,江象在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黄避岙乡里海荷塘田园综合体的山打青青新苗中,大白鹅的造共招身影若隐若现,一派田园好风光。富新 这是鹅稻共作该县打造的“鹅稻共作”中的一幕。 从走南闯北的鹅多东西部“协作鹅”到身经百战的“共富鹅”,象山县频频研究“一鹅多用”,江象打造共富新招,山打发挥大白鹅的造共招最大应用。 白鹅养殖是富新象山优势产业之一,因其生长周期短、鹅稻共作营养价值高、鹅多经济性状优而闻名中国。江象 目前,象山县种鹅存栏50万羽,年销售苗鹅1000万羽,全产业链年产值达5.6亿元(人民币,下同)。 近年来,象山县立足白鹅产业优势,创新探索“白鹅协作”模式,北上、南下、西进,带动13个省份的2000余户低收入农户走上共富路。 在一只只象山大白鹅“走出去”的同时,象山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通过“一鹅多用”,为当地农户增收致富。 以橘树下养大白鹅为例,象山县与宁波市农科院合作,因地制宜让象山“红美人”柑橘和象山白鹅两大产业有机结合,探索“橘树+”立体种养生态循环模式,更好地拓展空间、利用资源,提高生产者的综合效益。 稻田里的象山大白鹅(资料图)。 黄黎娟 摄 据象山文杰大白鹅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文杰介绍,橘树下养的象山大白鹅,70多天就能长到4.5公斤,在市场上至少能卖24元/公斤,“除去鹅苗和一些饲料成本,两个月养一只鹅能带来50元的利润。” “今年我的水稻田里养了500只象山大白鹅,能够带来两万多元的收入,明年打算再多养一些。”据里海荷塘田园综合体负责人朱文荣介绍,“鹅稻共作”是指水稻收割后,在水稻田的空档期里放养大白鹅进行稻—鹅生态循环养殖。 据介绍,稻田的青草可以给大白鹅提供饲料,而大白鹅产生的排泄物又可以肥田,不仅减少了肥料成本,还增加了土壤肥力,提高了水稻田的单亩收益,可谓一举多得。 朱文荣说:“这样生产出来的大米、鹅肉、鹅蛋也相当优质,深受消费者青睐。” 2021年,朱文荣开始试验“鹅稻共作”的生产模式。虽然仅试验了一年,但他已尝到“鹅稻共作”带来的“甜头”。 按照象山大白鹅平均70多天的生长周期,稻田一年的空档期可以养2批。如果每亩田养30只鹅,鹅苗成本20元/只,其他成本30元/只,一只鹅可以卖90元左右。 “除去成本后每亩地一年净赚约2400元,这还没算上因养鹅而节省下来的稻田除草、施肥的成本,水稻田的单亩收益得到了明显的提升。”朱文荣直言,生态循环养殖的模式,不仅在经济上获利,也能让稻田可持续发展。 据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畜禽所副所长陈淑芳介绍,自“非粮化”整治推行以来,许多原本种植花木、果树的土地回归到了“产粮”的角色,而“鹅稻共作”的生产模式恰好能弥补这一转变带来的收入落差,用大白鹅为农民添一笔额外收入,进一步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让更多“良田”回归“粮田”。 据悉,2022年象山县使用“鹅稻共作”养殖的大白鹅有近30万只。 “‘五一’期间我们已经组织售卖了一批,市场反应很好,经济效益明显。”陈淑芳表示,后续将持续加强“鹅稻共作”生产模式的示范和推广,为更多农民增加收入。(完)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二十六年思亲苦 寻亲梦圆回雅安
- 湖北省消委会提醒:当心微信圈诈骗陷阱
- 上海市消保委通报老人鞋比较试验结果
- 广西南宁一民办高中涉嫌借疫情乱收费被叫停
- 男子到论坛寻《王者荣耀》打折游戏点券 被骗5000多元
- 天线宝宝早教中心无法开课 大股东被告上法庭
- 教你一招!电子秤防骗先看强检合格标识
- 《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亮点解读来了
- 给农村党员“充电” 为乡村发展“赋能”_
- “丰巢”收费遭小区抵制!消委会声明:用不用快递柜消费者说了算
- 湖南省消委会喊话直播带货:品质为先 完善售后
- 路由器绑电池增强信号?不靠谱
- 天长法院积极推广起诉状、答辩状规范化应用_
- 湖南省消费者委员会:科学防疫 正确购买、使用人体红外体温计
- 大连市市场监管局公布2019年度消费投诉热点
- 中消协:已对借疫情实施“砍单”的商家展开调查
- 海水中金属铅水质基准定值研究(一)
- 南京市六合区开展染发剂产品质量抽检工作
- 四部门联合规范医疗机构名称管理 严禁利用名称误导患者
- 兼职刷单能赚钱?警方公布刷单诈骗4种新套路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