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探索

揭秘早培班:超常儿童是如何炼成的?

2012年的揭秘北京人大附中校门口。这里的早培早培班、早早培,班超被喻为北京“鸡娃”的常儿天花板。图中学生与本文无关。童何 (张涛/图)

2021年9月13日晚间,炼成在北京多年从事理科培训的揭秘机构老师陈立明,向南方周末记者发来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官方微信号“人大附中”在当日发布的早培《人大附中2021级早六新生入学记》一文。

他十分诧异,班超这是常儿人大附中早培班成立十余年来,第一次官方公开“早培”的童何具体招生人数、班级、炼成照片,揭秘甚至班主任的早培名字。透过这篇文章,班超约180名被北京家长誉为“天牛”的儿童,在古树参天的校园里留下烂灿的笑容。

根据人大附中官网,“早培班”指本应上小学六年级的孩子,被人大附中提前招进中学,进行“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项目”的实验。早培班从小学五年级开始招生,目的在于选拔超常儿童进行早期培养。

第一批早培班的孩子在2010年入学。根据官网,早培班,是计划用3年到3年半的时间,完成小学六年级至初、高中的全部课程。近年来,人大附中对超常儿童的选拔增加到一年级,民间称为“早早培”,即低龄版早培班。

根据人大附中的招生简章,符合国家政策,且具有北京市高中升学资格的早培班学生,经学校综合评价优秀的可直升人大附中高中部,而后者被誉为全国最顶尖的高中之一。

从时间上来看,早早培、早培的选拔,精准地卡在儿童幼升小、小升初的重要节点上,而直升人大附中高中部的承诺,意味着孩子一旦入选,大派位的机制下,父母可以省去未来无数的升学烦恼。

早培班、早早培,被喻为北京“鸡娃”的天花板。受访的北京家长们普遍认为,没见识过人大附中的早早培,都不配谈“鸡娃”。

“双减”政策落地一个月后,2021年8月30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新学期开学后,义务教育学校要严格执行均衡编班的法律规定,不得以任何名义设置重点班。

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该如何定义以选拔超常儿童为目标的早培班?令家长们趋之若鹜的动力是否会消退?

“百里挑一”

在人大附中官网招生专栏中,“早培班”只有两篇文章,一篇是2011年1月的《走进人大附中“早培班”》,另一篇是2021年7月的早培班招生简章,两篇文章相隔十年。

其中《走进人大附中“早培班”》一文写道,“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2005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感慨,“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

2010年初,人大附中获得上级主管部门批复,成立“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基地”,即早培班。

“早培班”的目的,在于选拔超常儿童进行早期培养,力争把选拔的超常儿童培养成中国未来的杰出人才。人大附中表示,它与“小升初”无关,与中考、高考也无关。

在2021年7月的招生简章中,招生对象包括具有北京市学籍(非九年一贯制学校)且北京市户籍的五年级(2020-2021学年)学生。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品德优良、智力超常,具有特殊才能和创新潜质,在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明显超出同龄人。

在报名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