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專訪】HOM、謝東霖談數位漫畫創作:募資、接案、連載,漫畫家收入哪裡來?

文:CCC編輯部

在過去,專訪作募資接載漫一本漫畫想要被讀者閱讀,東霖必須經歷雜誌連載、談數單行本出書等過程。位漫網路時代帶來了全新挑戰,畫創畫同時也給予漫畫家機會直面讀者,案連在閱讀變革的收入時代,仍有許多漫畫家乘上社群媒體興起的裡來浪潮,讓自己的專訪作募資接載漫優秀作品毫無延遲地推送到讀者眼前,用圖像語言與讀者們共感共鳴。東霖

本期CCC榮幸邀請實體、談數數位漫畫皆大受歡迎的位漫創作者HOM與謝東霖,面對面聊聊自己在網路上的畫創畫創作經驗,並分享在數位時代,案連身為一位漫畫家最真實的收入感受與想法。

不想上班想畫畫!數位漫畫創作歷程

  • Q:是否能請兩位談談,是怎麼開始在網路上發表漫畫的?

HOM:我大四時就進壹傳媒,在那裡待了五年,負責動新聞的腳本分鏡,下班時沒事就開始畫漫畫。其實經營《大城小事》粉專前參加過不少漫畫比賽,但幾乎沒得獎,後來雖然得了金漫獎的漫畫潛力獎,但也沒有因此開啟創作生涯,好像追求這些東西後反而有點迷失自己,於是就想說應該要畫自己想畫的故事,才開始創作《大城小事》系列。

謝東霖:我是想逃避工作,原本在廣告公司上班,閒暇時就開始畫漫畫,放在粉專上面。不過我是先從插畫、圖文開始,後來才發展成漫畫。那時因為正值太陽花運動,很多作品都是為了聲援運動而創作,所以在《西遊面紙》前半段可以看到很多諷刺時政的內容。我的漫畫可以算是從社會運動開始的。

  • Q:在廣告業或媒體業待過的經驗,對經營自己的作品與讀者群有幫助嗎?

謝東霖:有吧。比如說我不希望同時告知讀者兩個訊息。像之前募資上線時,同時也要出書,我就會想辦法錯開大家花錢的時間。因為廣告講究「單一訴求」,訊息越單純,讀者越容易吸收。而這也反映到創作作品的思惟上,我現在創意發想的方式有很多都跟廣告有關。我也會去分析自己的作品,比如《入伍吧!魔法少女》在講當兵,目標客群是13歲以上的男性,因此那時候我就一直跟綜合口味說要賣肉!賣肉!我就是一個無良的製作人。

d0bb12c5-a652-4262-9a2b-4c57a860de58Photo Credit: 時報出版提供
由謝東霖擔任原作、綜合口味繪製的《入伍吧!魔法少女》,將軍營經驗轉化為魔法少女故事,精確設定客群,並瞄準讀者喜好,成為膾炙人口的佳作。

HOM:我一直以來都不善於「經營」,以前專心畫漫畫,一年大概只更新六次粉專吧。我反而比較注重內容,因此與其說經營讀者群,不如說我想去了解他們想看什麼,然後想辦法往這方面精進。比如說我的讀者喜歡看生活小故事,所以就算畫單張圖,我也會搭配故事。過去在壹傳媒的分鏡工作,則主要訓練如何把文字變成畫面,而且還會規定鏡頭數,可以練習如何篩選資訊,對我來說也是很好的鍛鍊。

8f80a786-b56a-4947-a2d0-fccf8184c0a4Photo Credit: ©HOM
此圖描述因籃球而產生緣分的青年與小女孩。即便是單張圖片,HOM也會構思豐富的故事,並用文字搭配說明。

面對社群時代,不得不為的網路經營

  • Q:台灣的創作者在這個年代,不在網路上經營自己是否可能?

HOM:不可能。除非有強而有力的平台,像過去的日本的出版社,能夠幫畫家宣傳作品。但現在台灣的運作模式是,畫家自己在那邊發電,出版社看到了覺得不錯就把你找來出書。說到經營,如果只是發發貼文還好,但今天若是要出周邊,賣個兩三百份,你看會不會累死。有時候經營也不是只有發圖,也要回網友留言或回信。我去年都沒在做這種事,結果在金漫獎典禮被所有人問:「誒,妳現在還有在畫漫畫嗎?」

謝東霖:那妳現在多發文的動機是什麼?

HOM:老實說其實是想要練圖,因為過去一直在產出,都沒有時間好好練習。另外如果看到一個喜歡的作品,就可以跟讀者互動。我覺得我喜歡的東西跟我讀者的重疊率很高,像最近畫了《想見你》,就得到滿多迴響。

謝東霖:哇,那妳真的算佛系經營耶。因為我的經營方式,是想要跟讀者變成一個同溫層的生態循環圈。

HOM:東霖是比較策略性的經營,我其實不太會,可是有機會我也想學。

謝東霖:真的嗎?可是我覺得妳的讀者也很喜歡妳這樣。站在讀者的角度,會覺得妳的作品很真,作者雖然很少跟我們互動,但可以感覺到背後是個立體的人。我覺得我的方法不應該是常態,若能像日本或韓國的大出版社或平台那樣,讓作家能夠專心創作,這樣會比較好。

HOM:日本大出版社的漫畫家很少需要親自經營社群媒體,好羨慕。

謝東霖:不過我之前看過一個研究,預告片透露的劇情越多,進戲院的人就越多,因為觀眾想要確定自己是不是真的買到好東西。像我雖然在網路上免費連載,讀者還是會說出書一定買,所以故事中一定有哪邊打動了讀者。

HOM:其實說不定幾乎都公開,然後在書中加一點點網路上沒有的內容會是最好的。

謝東霖:對啊,我覺得讀者就是追著內容跑,只要內容喜歡,他們還是會去買。但是如果只出實體書,讀者就沒機會接觸到內容。不過也可能是因為我就是離不開網路吧,我已經太習慣在網路上創作了。

262fbf2f-56d5-4280-b2e1-b55350a03db8Photo Credit: ©HOM
HOM繪製圖片分享看完台劇《想見你》的感動心情,獲讀者熱烈迴響。
1f35618c-b575-415b-bd5c-f7b97986dde2Photo Credit:鏡文學股份有限公司及作者:謝東霖授權提供
《我在詐騙公司上班》於社群網站全數公開,實體書卻也具銷售佳績。
  • Q:社群媒體上需要時常發圖、大量想哏,會覺得痛苦或困難嗎?

謝東霖:可是哏本來就是故事要帶給讀者的。漫畫、電影、小說,任何有故事的載體,就是在短時間內把戲劇性要素集合在一個框架裡,如果沒有給讀者一個看點,也許就沒有變成漫畫的必要。

HOM:通常不會碰到這種問題,有很多想畫的東西誒,一輩子怎麼夠用?其實通常點子很多,但是怎麼弄得好看才是最難的,比如說如何分鏡,如何鋪陳台詞,才能把人帶到故事裡,讓大家看了會哭?需要反覆安排細節。

ff52c4f2-2327-4318-9dc0-dfcbaea17e75Photo Credit: ©HOM
《大城小事》第五集闡述多元成家的故事,HOM下足功夫細心雕琢,劇情與畫面皆牽動人心。

募資、接案、連載稿費,漫畫家收入哪裡來?

  • Q:募資還是接案?聊聊身為漫畫家收入的比例吧。

謝東霖:其實募資大概只占我收入的30%到40%,主要希望推廣使用者付費的風氣——就像街頭藝人一樣,漫畫家在網路上免費提供作品,看了開心的話,就往帽子裡投個錢吧。做募資也是在培養讀者,如果自己有花錢的東西,會更關注它,產生良性循環。收入比例則真的難講,像去年案子爆多,接案大概占收入的60%,但是今年可能受到武漢肺炎的影響,發案量變小,接案就只占10%到15%。

HOM:我現在接案的比例還是比較高,收入模式很多元,最主要的金錢來源是接案,其次則是稿費、版稅、獎金、補助。當然未來會希望能以創作為主,畢竟如果接案只是為了維持生計,可以不用做當然是最好,未來有機會的話也想試試看募資。

  • Q:數位連載平台也是漫畫家取得穩定收入的一條路,能否請兩位談談對數位平台的看法?

謝東霖:漫畫家想要跟平台合作的話,可能需要摸透這個平台想要什麼,以及他們偏好的口味。例如我覺得LINE WEBTOON就比較偏校園青春,因此我也有寫過比較校園的故事試水溫,是一個跟平台磨合的過程。另外,比如說我現在跟鏡文學合作,就會考慮我的作品有沒有可能衍生成真人化影視;然後跟LINE WEBTOON合作時,也會想要嘗試各種類型,最近就有個我擔任原作的驚悚故事準備上線。我想用故事的方式擴大我的戰線,會從手邊可以配合的資源去選哪一個先進行。

HOM:我未來一定會去找平台合作,但是要不要為了平台做調整,我認為是其次。與其思考怎麼在平台上運作,我想的是怎麼把下一部漫畫做到最好。網路時代這麼發達,只要好看的東西就一定傳得開,在這時代,很棒的作品要被埋沒,幾乎是件不可能的事。所以我覺得永遠就只有一個宗旨,就是要把東西弄好看。像是《我們與惡的距離》在公視OTT上播放,一開始觀眾還沒有那麼多,但大家覺得好看還是會去那裡看,所以重點還是要想辦法把內容衝起來。我不會覺得一定要去畫些年輕人喜歡的東西,這種事情交給做得好的人去做就行了,我就去做我擅長的事情。

受訪者介紹

謝東霖,1986年生,曾任廣告公司文案,現為漫畫家、漫畫編劇。2014年起接連推出《西遊面紙》、《失控的設計師》、《我在詐騙公司上班》等網路連載漫畫、並擔任《入伍吧!魔法少女》原作,實體書多次登上漫畫類排行榜,現於臉書連載《殺手的戀愛相談》,並持續開發新故事中。

HOM,1987年生,曾任壹傳媒動畫分鏡設計,現為漫畫家。2013年起於臉書不定期連載《大城小事》系列,獲得廣大迴響,目前已出版至第五集,另一部代表作品《魔幻時刻》曾獲2019年金漫獎青年漫畫獎,目前正籌備全新作品。

註:原文標題為〈重點在內容!HOM×謝東霖談數位時代漫畫創作〉

本文獲CCC創作集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責任編輯:王祖鵬
核稿編輯:翁世航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