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那些年「抗拒」迷失的中華職棒球星:周思齊

文:史丹利視角的那年體育世界

大家都知道,中信兄弟的抗拒周思齊,2020年不僅僅是迷失回春而已,打擊表現已經可以說是華職來到「生涯年」等級,轟出的棒球全壘打支數已經比他拿下年度MVP的2012年還要來得多,完全看不出是星周一個即將要滿39歲的老將。

但許多人可能不太知道,思齊周思齊現在能留在職棒場上打球,那年其實是抗拒一件非常不可思議的事,走過了人生的迷失最低谷,經歷球隊轉賣還有假球案的華職衝擊,披上黃衫軍戰袍找到屬於自己的棒球位子,這一路走來到底有多不容易,星周就讓今天的思齊文章來告訴你。

出生自花蓮的那年周思齊,小時候最先喜歡上的運動其實是足球,因為球隊解散了,才改加入光復國小少棒隊,在他的棒球世界中,最欣賞的,就是「世界全壘打王」王貞治。

尤其是王貞治的書裡曾強調過,自己最自豪的,就是絕對沒有人可以超過他的揮棒次數,現在跟未來都沒有,這也讓周思齊明白,要成為一名偉大的球員,背後一定得付出別人難以想像的努力。

曾是打雜的C隊球員

雖然喜歡上了棒球,但直到國中畢業前周思齊都沒有任何國手資歷,甚至也沒有高中球隊主動吸收,教練也曾經勸他放棄打棒球,繼續下去可能只是浪費時間而已。

學業成績不錯的周思齊,原本也考慮升高中專心讀書,想不到因為好友曹錦輝受到高苑工商邀請,希望小曹能加入球隊,但他卻說「如果周思齊不去,我就不去」,也因為好友的鼓勵,周思齊選擇再給自己一次機會。

高苑工商是當時青棒的強權,內部又分為A、B、C三個隊伍,而周思齊當然是被分在C隊,不只是實力與其他人相差一大截而已,甚至連練球時間都要靠自己爭取,還得出公差、清理球場,替學長們洗球衣等等,簡單來說,就是打雜的。

看著曹錦輝高一就進入A隊,還能代表台灣出國比賽,周思齊的心情當然很複雜,但這也同時給了他動力,拼命地努力練習,直到高三終於升上A隊,並於1999年首度當選世青賽中華隊國手,雖然在熱身賽滑壘受傷,正式比賽也僅有代打上場的紀錄,但也因此讓他體悟到「身體健康」才是球員最重要的課題。

考上輔仁大學體育系的周思齊,慢慢地在成棒階段闖出名堂,大一就加入了中華隊的培訓隊,大二又獲選為亞錦賽國手,又因為出色的外型,周思齊成了輔仁的外野看板球星,而他也決定在畢業後投入第一屆代訓選秀會。

當時的代訓選秀會是兩聯盟合併後第一次,集結了眾多菁英,包括林智勝、林恩宇、林岳平等人都是那年的選秀首輪,而周思齊直到第三輪才被誠泰太陽給選走,當時他與黃泰龍(黃仕豪)一同入隊,長相被說很像是「棒球界的陳信安」,而周思齊還真的曾在當兵的時候與信安成了同袍,連班長都說,一定要比對身高才能看得出來。

然而,就在代訓結束前夕,周思齊卻因肩膀受傷必須動刀,誠泰董事長林致光仍舊選擇和他簽約,僅管進職棒前兩年都沒有什麼表現的空間,但卻在2007年利用有限的上場空間,繳出亮眼的成績,整季92場的出賽維持0.308的打擊率附帶7轟,也成了毒牙打線闖進季後賽的重要功臣之一。

在那個年代,重訓鍛鍊在台灣還不是顯學,原本進職棒時身材瘦弱的周思齊,卻在誠泰時期的隊友鄭景益、丘昌榮的鼓勵下一同重訓,慢慢的自己也產生興趣,也可以說是他開始重訓的契機。

「黑米事件」的衝擊

好不容易拼到了主力球員,誠泰卻在2007年底走入歷史,取而代之的,是「地獄操盤手」米迪亞暴龍的加入,整支球隊教練、管理到翻譯,都有組頭的人混入其中,看著隊友一個接著一個向下沉淪,周思齊幾乎沒有一天可以安穩打球。

他多次分享過自己在那年遭遇到的「荒謬」經歷,威脅利誘甚至色誘都有,曾經看到桌上「一邊擺著錢」,「另一邊則擺著槍」,錢是厚到他從來沒看過的程度,那槍的用意也很明顯了,如果不配合,恐怕會被處理掉。

還有之前去外地比賽住飯店,球隊的管理人員來敲門,他跟室友用房間的貓眼看出去,發現外面站一排小姐,嚇得他們躺回去裝睡,這種方法或許對某些球員行得通,但對於周思齊而言,是無用的。

在那個時空背景下,周思齊已經分不清楚自己周圍的人到底是隊友還是敵人,面對組頭的糾纏,周思齊不曾動搖過,但表面上也不能惹毛他們,必須笑笑地面對,拖過一天是一天,等待著撥雲見日的那天到來。

只不過,在「黑米事件」爆發後,明明什麼都沒做的周思齊,是以證人的身份去地檢署應訊,但從外界的角度看起來,就像被貼上了標籤一樣,甚至連周遭的親朋好友都對他產生疑心,而在球迷的眼中,他到底是不是清白的,也無人知曉。

周思齊在他的書中說過,因為經歷過在米迪亞發生的事情,讓他一度對人充滿了不信任感,不僅對陌生人會充滿著懷疑,就連對認識的人也會抱著警戒心,後來壓力大到甚至開始掉頭髮,身體跟心理狀況都受到了嚴重的影響。

但難能可貴的是,身處在如此險惡的環境中,他還有辦法在2008年繳出0.330/0.394/0.467的打擊三圍,入選了年度外野最佳十人,與隊友郭銘仁成了當年唯二參加頒獎典禮的暴龍球員。而他印象很深刻的是,走紅毯的時候,前一個球員彭政閔受到熱烈的歡呼,而換他走的時候,現場卻是鴉雀無聲。

如果用「孤立無援」這四個字來形容周思齊當時的境遇,應該是再適合不過的了,站上頒獎典禮台,周思齊知道沒有人會幫自己說話,媒體不會、球員跟教練不會、心碎的球迷們更不會,所以他只能靠自己講出心聲,而這段得獎感言,我現在重新聽一遍,還是全身起雞皮疙瘩。

不只是為自己,周思齊也是為了其他清白的球員所講,也終於盼到了聯盟的重視,2008年底舉辦「特別選秀會」,周思齊最終獲得了兄弟象的第三輪指名,選他進來的,正是那個自己小時候在部落相當崇拜的黃衫軍球星王光輝。

誰也想不到,披上黃袍沒多久,周思齊又看著自己的隊上爆發「黑象事件」,但卻已經撃不倒他了,這次他化身為隊上的老大哥,背負著更大的責任,帶領兄弟象一步步走出黑暗期。

2010-11連兩年全勤出賽,周思齊更在2012年大爆發,當年度收下三座單月MVP,繳出OPS+177.3的火力,僅次於打擊王潘武雄名列第二,全壘打支數更是生涯首度突破雙位數,來到單季21轟的新高,除了拿到外野最佳十人以外,還獲選為年度MVP的殊榮。

這座年度大獎,也是周思齊獻給剛2020年去世的父親最好的禮物,從失業球員到年度MVP,周思齊已經把自己的努力轉化為成績,年底除了接連入選亞錦賽及經典賽國手名單以外,更受到年輕球員一致推崇,擔任台灣隊長,領導能力自然是備受肯定。

回饋基層棒球

剛好也在2012年底,周思齊的中職年資已經滿八年之久,他也隨即行使了自由球員的權利(完成大學學業者是八年符合資格),成為繼彭政閔、陽建福之後的第三人,為自己贏得了一份五年3240萬元的大型合約,他也同時宣布成立「周思齊培育基層棒球人才獎助學金」,也就是現在的「球芽棒球發展協會」。

而2020年樂天桃猿的選秀首輪馬傑森,就是周思齊「球芽獎學金」得獎名單的第一批選手之一,從書籍、衣服再到球具,周思齊以自身力量回饋基層棒球,如今馬傑森長大,也決定「以芽還芽」的傳承下去,固定每年資助一位光復國小的小朋友獎學金,也形成棒球場的一段佳話。

除了創辦球芽,周思齊也在2018年接任了職棒球員工會理事長,致力於四大球員發展面向,包括參與國際賽的尊重、改善基層棒球發展、勞資團體協商及退役球員照顧,希望能為選手發聲,自己也不斷進修,後來更考取台師大的台灣史研究所,並出版個人著作《周思齊的九局下半》,把棒球教會他的那些事記錄下來。

特別提一下,在五年合約走完後,周思齊與中信球團對於下一份合約遲遲無法達成共識,而為了建立更好的制度,身兼理事長的他也勇敢提出「薪資仲裁」,雙方也真的走上仲裁庭,成為中職史上第一次,雖然最終他提出的請求遭到駁回,但已經達到球員方的目的。

當然,要衝擊體制並帶領整個大環境改革,周思齊本身的成績一定要能維持住,而要能打出成績的第一件事,就是必須保持身體健康,自加盟兄弟以來,今年邁入第13個球季,周思齊僅有兩個球季出賽場數未破百,年平均出賽達到107場,現在已經是中職史上出賽數排名第四的偉大球星,貢獻度自然不在話下。

雖然前年多半以代打身份出賽,各項數據都寫下生涯新低,讓大家一度認為周思齊已經來到自己的「九局下半」了,想不到去年卻因為隊長林智勝的受傷,使得他暫代職務,出賽機會也自六月開始慢慢增多。

在六月份以前,周思齊的打擊率僅0.213附帶1轟,但獲得了穩定上場的空間後,他慢慢找回手感,不只是打擊率回升到三成以上,全壘打更是一發接著一發,直至球季結束共轟出22發紅不讓,寫下個人單季新高,比他拿到年度MVP那年的成績更鬼神,連他自己都開玩笑說:

我可以自願被藥檢嗎?大家都說我吃藥,很困擾欸。

前面有提過,周思齊接觸重訓的時間很早,進入兄弟後更是學習科學化的訓練,除了飲食控制外,當然也注重睡眠品質,更重要的是持之以恆,他把棒球這項運動當成一生的志業,每一場比賽都有需要學習的課題,總是想著如何讓自己技術更好,更加接近成功。

如今中信兄弟陣中,周思齊是少數曾參與2010年總冠軍的班底之一,這幾年黃衫軍確實錯過太多次重返榮耀的機會,周思齊能否在退役前與這批年輕新血重返榮耀呢,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補充一下,關於周思齊的綽號,2020年有很多人稱呼他為「老鬼」,這也是從統一獅「外野三鬼」的封號引申而來的,但我最佩服的,還是他把鄉民給的綽號「甩恩齋」變成自己的個人品牌,這原本是球員都會很在意的負面綽號,但他卻能將他變成正面行銷,這個氣度也絕對不是尋常人會有的。

更多史丹利視角的體育世界在運動視界的文章

  • 中繼投手難逃「消耗品」命運,傅于剛談過勞的惡性循環
  • 洋基隊史最失敗投資之一:3A勝投王─井川慶
  • 沈鈺傑:「當球探後才知道,我完全不適合先發」

本文經運動視界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責任編輯:游家權
核稿編輯:翁世航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