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關鍵時事】「幫人CPR壓斷肋骨」而挨告合理嗎?

有網友在網路上發文控訴自己遇到的關鍵骨恐怖同事,說自己在幫同事做心肺復甦術(CPR)時,時事為了將同事從鬼門關前救回,幫人過程中需要不斷擠壓同事的斷肋胸口,並且還需要有一定的挨告力道,結果造成同事肋骨有斷裂的合理情形。同事事後便指責他造成的關鍵骨傷害並說要對這名網友提告,讓他感到非常不解,時事覺得自己明明是幫人為了救人,卻被對方反咬一口。斷肋

為了救人不小心就把人弄傷了,挨告難道真的合理就會因此被告而判定有罪嗎?

其實這個部分不用太擔心,前面有一直提到的關鍵骨兩個關鍵字「救人」,正是時事這兩個關鍵字,讓你可以不用因為想要幫助人還需要擔心會不會背上刑責喔。幫人

在《刑法》與《民法》裡其實都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則,那就是所謂的「緊急避難」,但所做的行為是不是有符合緊急避難,要怎麼去判斷呢?讓我們先來看看法條是怎麼說的!

《刑法》第24條:

「因避免自己或他人生命、身體、自由或財產上急迫之危險所為之行為,不罰。但避難行為過當者,得減輕或免除其刑……」

《民法》第150條:

「因避免自己或他人生命、身體、自由或財產上急迫之危險所為之行為,不負損害賠償之責。但以避免危險所必要,並未逾越危險所能致之損害程度者為限。」

基本上,只要是為了避免自身或是他人生命、身體、財產等的急迫危險,所做出的行為,就可以適用緊急避難的原則。

像是看到隔壁鄰居家裡發生火災,裡面有一個獨居老人因為行動不便無法逃生,你選擇打破鄰居家的窗戶進入室內拯救老人,打破窗戶的行為是因為老人處於急迫性的危險當中,為了救人所做出的行為,因此就會適用緊急避難,不需要去賠償打破窗戶造成的損失。

最後,回到這個網友所說的情況,為了救人而做CPR,結果造成對方肋骨斷裂,又該怎麼判斷呢?

其實做CPR時需要一定的力道去按壓胸口,所以肋骨斷裂的情形並非少見,當時同事是處於極度危險的狀態,若沒有及時做CPR很可能就會救不回來。因此這樣的案例,通常都不會有刑責以及賠償問題,大家還是可以放心救人,不需要太過擔心事後的法律問題。

延伸閱讀

  • 第一次使用心肺復甦法救人
  • 【老外版任何仁】哼著Bee Gees的Stayin' Alive,救活一條生命
  • 外國人稱讚就醫「便宜又大碗」,反映的是台灣的驕傲與悲哀

作者粉絲專頁:黃靖芸律師。生活法律沙龍

責任編輯:丁肇九
核稿編輯:翁世航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