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休闲

【關鍵時事】從「李登輝!」看見「媒體守門人」的意義

7月28日晚上接近午夜時,關鍵LINE群組中突然出現許多「李登輝不會吧」的時事守門說法,身為現代人的從李第一個反應,當然就是登輝把「李登輝」這三個字餵給Google,而當時不管網頁還是看見新聞的搜尋結果,都沒有相關的媒體消息,十分出人意料。意義

因此我做了一件更現代人的關鍵行為:在Facebook搜尋「李登輝」。

這次結果就不一樣了,時事守門出現很多寫著「李登輝!從李」的登輝貼文,發文的看見有認識的也有不認識的,為數眾多,媒體另外當然也有些人提醒大家不要輕信,意義畢竟李前總統「被逝世」出現的關鍵頻率,比iPhone更新的速度都還要快。

雖然媒體沒有報導,但同一時間,北投榮總外面卻擠滿了記者。接近午夜的時候,住在天母的朋友也到了現場,在院外拍下這張照片。

Image_from_iOS_(10)Photo Credit: 關鍵評論網/Patrick Peng

當晚,除了自稱被駭客入侵發稿的NOWnews之外,幾乎沒有一家媒體在第一時間報導這個消息——不輕易發死訊,也沒有在台聯發表聲明後立刻排除可能。媒體的做法,是讓一群記者在醫院外面守夜,不收到正式消息不發布,即使各個討論串和PTT早就鬧成一片也一樣。

其實這就是「媒體守門人」的意義,一個消息要經過記者的紀錄、編輯的審核把關,才會成為所謂的新聞。所以傳統上的新聞必定不能「即時」,但多半十分接近「真實」,至少也禁得起驗證,在沒有人手一機的時代,透過紙本印刷或廣播電視的播送,成為人們心中所謂的「第四權」。

但在凡事都要搶快的今天,讀者在手機螢幕上敲兩下有來自全世界的資訊——不管內容幾分真幾分假——許多媒體因此也加入搶快的行列,和網路上的一個個帳號比速度,來回之中,審核的機制變少、未經查證的來源變多,就連報導中的錯字,好像都比以前增加不少。

結果營運有沒有救起來還不知道,大家卻都變得不相信媒體報導了。

回到李登輝,整起鬧劇的起點可能是一篇PTT的惡搞貼文,一張LINE群組間不斷轉傳的紫紅色底Word檔截圖,但發文的人點連結的人留言的人分享的人,幾乎都不會到榮總現場了解實際狀況,也不會等到塵埃落定家屬發布聲明才決定要不要轉發。想像一個沒有「新聞媒體」的世界,只看這些貼文的台灣,會有一半的人覺得李登輝已經去世了,另一半人覺得他可能已經去世,但誰也不確定哪個是真的。

這就是許多人每天嘴上罵著「敗壞台灣」的新聞媒體,存在的重要性。願各家先進都能在這個資訊混亂的時代,靠著學校裏頭必修的新聞素養,重建讀者對新聞媒體的信心,至少,在大家不再在乎什麼是真相之前。

延伸閱讀

  • 再會了,永遠的「阿輝伯」!前總統李登輝離世,享耆壽97歲
  • 緬懷「民主先生」李登輝:以馬基維利式權謀,奠定台灣30年的穩定繁榮
  • 李前總統嗆到住院半年辭世:高齡長輩進食,如何預防「吸入性肺炎」?
  • 對李前總統病危「見獵心喜」,這些人只想重回沒有李登輝之前的「黨國美好年代」
  • 32年前李登輝繼任大位,總統府內外充滿濃濃的蔣家威權遺緒
  • 《蔣經國日記揭密》:蔣經國棄林洋港選李登輝當副手,有四個重要因素

核稿編輯:翁世航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