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藏電於民」的時代來臨:台電電力交易平台籌備多年終於上線,「備用容量市場」明年啟動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李蘇竣報導

台灣電力公司打造「電力共享經濟」,藏電場明透過電力交易平台,於民易平於上用容導入輔助服務交易,時代來電電動讓民間電力資源投入電網,臨台力交量市於10月15日正式啟用。台籌

台電董事長楊偉甫表示,備多未來將是年終年啟「藏電於民」的時代,交易平台可以將分散於民間的線備電力資源納入電力系統,讓各種能源業者互相輔助;目前已有四家民間合格業者,藏電場明累計約有17MW的於民易平於上用容電力資源參與,首日成交量31917MW-hr(百萬瓦時),時代來電電動目標在2025年可以達到1000MW的臨台力交量市參與量。

電力交易平台啟用,台籌分「調頻」、備多「即時」、年終年啟「補充」三項備轉

我國正值能源轉型關鍵期,再生能源佔比不斷增加,傳統發電機組也逐漸淘汰,為了因應這樣的趨勢,台電近年著手規劃電力交易平台,開設輔助服務市場,讓民間分散式電力資源可至平台參與競價。平台自今年7月1日起試營運,台電15日下午宣告平台正式啟用,舉辦「電力交易平台啟用典禮」,邀請民間業者一同投入,打造「電力共享經濟」。

台電指出,平台目前共有三項輔助服務交易項目,包括「調頻備轉容量」、「即時備轉容量」,及「補充備轉容量」。其中「調頻備轉」需即時修正系統頻率偏差,在數秒的反應時間內增減備轉容量,但持續時間的要求也較短;「補充備轉」是因應機組跳機、負載突增時,在接獲調度指令的半小時內增加備轉容量;而「即時備轉」則介於兩者之間,要在接獲指令的10分鐘內增加備轉容量。

依台電目前訂定的價格上限,調頻備轉為600元/MW-hr(百萬瓦時),補充備轉與即時備轉均為每百萬瓦時400元。

51680411757_5e913ca0c9_bPhoto Credit: 環境資訊中心
電今日舉辦「電力交易平台啟用典禮」,宣告平台正式啟用營運

四家民間業者驗證合格,試營運成交量破400萬元

台電說明,電力交易平台目前導入的是「日前(Day-Ahead)輔助服務市場」,於前一天針對隔天的電力需求量進行競價買賣,台電每個月再依實際調度的電力容量結算為服務費用給業者。而目前合格的業者有大同、台達電子、安瑟樂威與漢翔航空四家,均通過相關能力測試並開始投標、競價及線上運轉。

在民間參與量中,共有14MW儲能設備參與調頻備轉服務市場,另有1.4MW、1.6MW分別參加即時、補充備轉服務市場,累計17MW民間電力資源參與;此外還有國營發電廠裝置容量約3萬MW、儲能業者約15MW等等各專案。台電透露,在試營運期間總交易量已接近8000百萬瓦時,交易金額超過400萬元。

台電公布,啟用首日的成交量總共為3萬1917百萬瓦時,分別是調頻備轉3517百萬瓦時,平均成交價格為591元;即時備轉8172百萬瓦時,平均成交價400元;補充備轉20228百萬瓦時,平均價350元。

51680410992_95fe594eeb_b台電提供
今日調頻備轉成交量共3517MW-hr,平均成交價格為591元

台電董事長楊偉甫表示,比起需量反應為長期的計畫,「日前輔助服務市場」更具即時彈性,可協助每日不同時段的電力供需平衡調節,不僅增加業者利益,也提供台電更多電力來源,形成雙贏,讓台灣的電力系統能夠多元發展。

他透露,目前還有三家業者共申請14.9MW的參與量,正進行相關測試,另有數十家業者詢問準備中,目標在2025年可以達到1000MW的參與量。

交易平台籌備多年終上線,「備用容量市場」明年啟動

台電強調,台灣是獨立電網,須自給自足維持電網穩定。早在2014年就展開始內部電力競價試驗,而後因應電業法修法著手籌設電力交易平台,在2019年推出「非傳統機組參與即時備轉輔助服務暫行機制」,去年更成功打造電力頻率調整儲能系統(AFC),確立分散式電力參與電力交易的可行模式,預計明年「備用容量市場」啟動交易。

台電表示,隨著電力交易平台的誕生,可擺脫既有以大型發電機組供電為主的思維,將原本民間的電力資源引入,如民間傳統發電業者、自用發電設備設置者、用戶側需量反應,以及併網型儲能設備業者等多元分散式的民間電力資源,均可參與電力交易平台競價,提供輔助服務。穩定電力系統的同時,也可獲得收益,打造「電力共享經濟」,商機粗估上看百億規模。

本文經環境資訊中心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延伸閱讀

  • 電業自由化的三大誤區:有了電力交易平台後,電費就會變便宜嗎?
  • 交易的是電力,背後卻是人性,為何發電廠對「電力交易平台」興趣缺缺?
  •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儲能業者在「電力交易市場」的策略是什麼?

責任編輯:丁肇九
核稿編輯:翁世航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