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幕前幕後——記第40屆香港金像獎
能夠到現場採訪,不同知道最難能可貴的價值金像獎典就是觀察。直播技術已經把藝人在鏡頭前的觀拉對話都留下記錄,可以重溫,扯可察聲畫更清晰。禮觀
那剩下的不同,就是價值金像獎典獨一無二的空間存在感。自己的觀拉五官,就是扯可察工具。自己眼耳就是禮觀一個不斷移動的鏡頭。
採訪多年,不同很快會感應到,價值金像獎典甚麼是觀拉預先設定好,演出來的扯可察部分。我喜歡看人的禮觀眉頭眼額微表情,緊張的臉,顫抖的手。
有人關心自己的偶像當天表現怎樣,我回應時候,被追問,你憑甚麼作出解讀?是他當天說的話? 我答:「身體語言。」
科技即使多先進,也未能完全百分之一百把我們帶到現場。這是到現場採訪的信念。
文章刊出後,收到一些回應。導演許鞍華的朋友告訴我:「Ann就是這樣,和她吃飯,不斷自拍,之後給我們留念。很可愛。」
相中的攝影師告訴我,Ann喜歡這張照片。把一行人一邊行紅地毯一邊自拍的樣子,呈現出來。
我還有一張照片,是許導拍攝現場的記者,我們變成了被觀察的對象。整個晚上,即使有走紅地毯的人自拍,甚少有人會把鏡頭對準記者。
那是很有意思的一刻,把拍攝與被拍攝,觀察與被觀察的角色對掉了。十分有玩味。
文章還記錄了現場的一些微小的張力。關於世代衝突,不同價值觀的拉扯。
有一位對金像獎歷史甚了解的人私信我,告訴我當晚的確觀察到這一點。世代更替,年青人和老一輩電影人的不同,是需要正視和回應的一回事。
或許有人覺得寫一篇金像獎手記,沒有甚麼爆炸性資訊。但把現場還原,把普及文化和電影工業,甚至於現在此刻社會的一些重要氣息記下來,就是特寫新聞微小但重要的角色。
(本文獲授權轉載,題目由編輯修改,原文見於作者Facebook。)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Alex
核稿編輯:Alv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