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探索

2024年北京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整体分析

2024年北京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为命题依据,年北既体现核心素养导向的京市课程理念和指导思想,又兼顾现行教材和北京市初中化学教学实际。初中试题整体体现育人为本、学业强化学科理解、水平试题“双减”背景下科学教育“加法”等课程改革理念,考试延续北京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的化学风格,倡导学以致用,整体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分析为高中化学课程的年北学习奠定基础。

一、京市体现育人为本 贴合教学实际

试题体现全面发展的初中育人目标,尤其关注北京市初中化学课程实施的学业实际。试题情境素材多源于现行教材和课堂教学,水平试题并关注国家的考试时事要闻。

例如,选择题涉及了优化生态环境、嫦娥六号完成世界首次月背采样、二十四节气、推动能源绿色低碳安全高效转型等专题,生活现象解释题涉及了老北京“九门走九车”,既体现了化学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价值,又渗透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凸显了首都特色。科普阅读题选取了生活中制氧机作为情境素材,体现了化学在生活实际中的重要应用。科学探究题选用趣味实验“彩虹管”做探究问题,用黑枸杞制作酸碱指示剂,建立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活动的关联,培养和发展学生化学学习兴趣。

试题总体风格保持稳定,一卷是25道单项选择题;二卷共14道题,分成生活现象解释、科普阅读理解、生产实际分析、基本实验及其原理分析、科学探究、实际应用定量计算等题型栏目。

第1、3、8、10、11、14、15、18、26(2)、27(1)题,考查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分类、安全警示和危险化学品的标志、元素概念及分类、常见物质的化学式、金属材料、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分析、水的组成元素、化学肥料等,都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体现了对学生一年来化学学习成果和教师教学过程的考查。

第13题,判断物质的用途是否正确,考查学生基于常见物质的性质分析和评价其实际应用的能力。第16题,以桂花中甜菜碱的化学式为载体,考查化学式的含义、基于化学式的简单计算,突出考查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思维能力。第19题,以甲烷与二氧化碳的反应为对象,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同时在考查形式上有所创新,通过选择题的形式补全化学反应中的微观粒子,强调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变、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的化学观念。第21-23题,以题组形式分析硼酸溶液的组成,考查学生能从定性和定量的视角理解认识饱和溶液、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

第32题,通过连线的形式建立仪器与名称的联系,减少了作答书写量,降低了表达难度,在考查形式上有所创新和突破。

第39题,以氢化钛的制备为背景,考查依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体现数学方法在解决化学反应定量问题中的应用。

二、落实核心素养 重在问题解决

试题注重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以化学真实问题情境作为载体,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凸显知识的应用价值,落实化学核心素养。

通过“做题”考查学生“做事”的能力。试题创设了丰富的真实问题情境,设计了辨识、概括关联、分析解释、推理论证、简单设计、评价反思等多样化的任务,引导学生综合应用已学化学知识解决问题。

第29题,以课程标准中的跨学科实践活动“基于特定需求设计和制作简易供氧器”为情境素材,通过文字、图示、表格等多种方式呈现信息,考查学生信息提取的辨识能力,同时也要求学生将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与表述,从宏观与微观角度,对物质的性质、变化、制备等进行分析和描述。

第27(1)题、第28(3)题、第30(1)题,以生活中常见的固氮、除锈、处理废水作为情境素材,考查对物质的组成、性质与用途的关联能力。第25题、第28(1)题、第35题、第37题,立足教材原型实验进行改编和拓展,考查对化学实验中原理、目的、现象、操作、装置、结论之间逻辑关系的理解。

第17题,在绿色低碳能源的情境下,考查学生基于元素守恒的基本原理,推断物质组成的能力。第29(4)题、第38(3)(4)题,以实际问题和趣味化学实验为情境素材,以实验中的数据、现象为证据素材,通过折线图和数据表格的方式呈现素材。设问的方式多样,从不同角度考查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一是依据实验结论寻找证据,二是基于证据推出实验目的或结论

第34(2)题、第38(5)题,创设了复杂陌生的化学实验情境,考查学生理解实验原理,并能够对探究活动经验原型进行迁移,依据实验目的设计实验并描述相应现象的综合能力。

第36题(2),在研究燃烧条件的实验情境中,考查学生利用物质性质、反应规律的探究思路和控制变量的关键策略,进行全面系统分析评价的能力。

三、强化学科理解 关注认识发展

化学是在分子层面研究物质组成、性质与应用的自然科学,基本概念和原理既是化学学科的核心,也是学生学习高中化学的基础,是发展化学观念的主要内容。关于化学观念的认识和发展一直是试题中的考查重点。2022年版课程标准强调大概念统领的教学要求,试题围绕物质多样性、物质的变化与转化、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等组织素材,将学生理解、应用化学概念和原理的能力考出来。

第3题、第20题、第31(3)题,围绕物质多样性让学生辨析纯净物、氧化物、单质,考查学生依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的能力。

第24题以熟悉反应铁在氧气中燃烧为情境素材,第20题以陌生反应甲烷和水蒸气重整制氢为对象,考查学生从物质与能量变化、定性与定量分析、宏观与微观结合等多角度认识化学变化的能力。

第19题,呈现甲烷与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一氧化碳的微观示意图,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个数不变补全某生成物的微观示意图;第29(3)题,在科普阅读题给出的混合导电陶瓷分离膜工作原理示意图中,寻找氧分子变成氧原子的图示,引导学生从分子、原子等微观视角认识物质,建立微观结构与宏观组成的联系。

四、践行科学教育 凸显实验探究

加强科学教育,首先是加强探究实践,在学业水平考试试题中主要体现为对化学实验及科学探究的考查。试题重点考查学生科学探究和实践的素养表现,主要内容和题型包括选择题中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基于教材原型实验的原理分析和陌生复杂问题的科学探究。2024年试题既保持了稳定,又在考查内容、问题形式等方面有了适当变化,重在引导教学更关注基于实验探究的证据推理、系统思维等能力的培养。

第12题、第32-33题、第35题、第37题均源于教材,通过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实验仪器的识别以及氧气的实验室制取、金属性质的验证、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鉴别等课程标准要求的必做实验的考查,考出了学生的课堂表现,体现了“做中学”,体现了“教学评”的一致性。同时在问题的呈现方式上有创新,例如第32题,补齐仪器与名称的连线。

第25题、第34题、第36题是对教材原型实验的变式和迁移,既体现了化学实验是研究和学习物质及其变化的基本方法,又渗透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例如,第25题,利用创新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考查了学生基于反应原理理解实验方案、预测实验现象的能力。第34题,将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与分子性质实验进行了整合,将操作及现象进行关联考查,同时设问具有一定开放性,给学生搭建了展示思维的平台。

作为科学探究试题,第38题以黑枸杞浸取液制作“彩虹管”为情境素材,是对教材素材“自制酸碱指示剂”的拓展,实验原理是核心反应酸碱中和,体现了对教材的回归、对学科本体的回归。通过对影响“彩虹管”的因素进行探究,学生经历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学生需要在明确整体探究目标和理解整体探究方案的基础上,运用控制变量和对比实验的实验设计方法,推理局部实验目的、设计局部实验方案、基于证据进行分析推理形成结论等,考查了综合运用化学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真实陌生情境问题、完成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充分体现了科学探究是获取科学知识、理解科学本质、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

张永梅    中学高级教师      北京市育英中学

孔德靖    中学高级教师      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

莫慰      正高级教师        北京市怀柔区第五中学

程颖      中学高级教师      北京市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

黄冬芳    中学高级教师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