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川普中美貿易戰轉科技、金融戰關鍵 郭台銘強調不當傳統政治領袖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今(26)日在臉書發文,分析分析全球經濟、川普傳統產業、中美戰轉戰關政治科技尋找從中美衝突中解套的貿易動向,他提到,科技前美國總統川普先是金融鍵郭發起貿易戰,發現引起廣大消費者不滿,台銘所以改打金融戰和科技戰,強調但這兩個行業仍會受衝擊,不當郭台銘強調,領袖他不當傳統政治領袖,分析他不會以政治上的川普傳統刻板印象為基礎,而是中美戰轉戰關政治從經濟、科技層面所見到的貿易不同事實,探索台灣的科技未來。 郭台銘在臉書以「全世界經濟、產業、科技,尋找從中美衝突中解套的新動向」為題發文,他指出,中美衝突的關鍵人物是美國前總統川普,在台灣有人喜歡、也有人討厭川普,但沒有太多人曾近距離和川普互動,並清楚看見川普對中政策的關鍵變化,自己是少數可以穿過重重訊息迷霧接近、了解川普的人。 郭台銘指出,他看到的是川普強硬對待中國,最早發動的是貿易戰,川普的邏輯是,中國之所以能富有崛起,是因為在美國支持下加入WTO,發展出世界工廠的角色,在製造方面取得壓倒性優勢,中國賺大錢,而美國又提供市場讓中國大賺特賺,川普認為中國等於是偷走美國的利益而壯大,那麼兩個選擇,中國這時應該將利益還給美國,或者是美國就拒絕再支持中國。 郭台銘分析,川普的手法剛開始是在貿易上逼壓中國,尤其以關稅手段,但很快地川普發現這種作法必然要付出代價,因為傷害美國的消費者,引發他們的不滿。 他進一步表示,美國的幾大平價商號都是靠從中國廉價進貨才得以獲利,貿易戰提供成本,又轉換成貨品漲價,本來比較便宜的商品就能得到滿足的消費者,此時當然有極大反彈,因此從選票考量上顯然不能得罪廣大消費者的川普,後來大轉彎,改成和中國打金融戰和科技戰,嚴格控管進入中國的資金,進而不准中國擁有與運用高科技,這個政策方向後來被拜登承接,一直執行到現在。 在明瞭這段中美從貿易戰轉到金融戰與科技戰的過程,郭台銘拋出兩個問題,難道「金融戰、科技戰」就不會造成傷害?金融業、科技業被傷害就都乖乖承受,完全沒有反應? 他認為,「金融戰、科技戰」當然傷害以全球化為基礎的金融業和科技業的利益,金融業、科技業也不可能沒反應,郭台銘指出,事實上這不只牽涉到美國的金融業和科技業,是全世界的經濟領域都飽受打擊,「這些行業的有識之士怎麼可能不努力尋求新出路,降低受害、增加新機會?」 郭台銘說,他不當傳統政治領袖,他深入了解政治卻不被政治限制,從經濟、科技層面所見到的不同事實,要以這個事實,而不是政治上的刻板印象為基礎,來探索台灣的未來。 責任編輯/林湘芸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海水水质实时在线检测系统的研究(一)
- 统计局:5月中旬27种产品价格下降生猪价格环比上涨4%
- 韩国股市持续低迷外国投资者今年净卖出韩股15万亿韩元
- 于鲁明被免去北京市卫健委主任职务
- 徐梦桃从未停下前进步伐
- 东风有限再举改革刀东风股份将拆分
- 快手2022年Q1营收210.67亿元同比增长23.8%
- Snap盘前股价重挫30%
- 浙江温岭:开展质量安全进校园活动
- 日产在虚拟世界中推出了它的新电动汽车
- 伊朗发生5.1级地震
- 时评:对外捐赠不能异化维护股东权益是底线
- 不能水洗不能干洗那怎么洗?这位国家一级洗衣师能洗
- Adverty与Super League Gaming建立独家合作伙伴关系
- 国盛证券:A股调整或仍是入场良机
- 英国苏格兰报告该地区首例猴痘感染病例
- 吉林镇赉:开展电动自行车、蓄电池产品质量监督抽查
- 险资投资首单银行理财产品落地
- 泽璟制药:外用重组人凝血酶生物制品上市许可申请获受理
- 华晨中国:华晨雷诺债权人已批准成立债权人委员会监督重整股票继续停牌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