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大便有血、整個馬桶都是血 是大腸癌還是痔瘡?做1件事才能確認

其實每個人出生時都有所謂的大便都血大腸「痔」,因人體肛門有縫隙,有血必須靠肛墊把縫隙塞滿,整個痔瘡做件糞便才不會突然跑出來,馬桶且肛墊能保護底下組織如括約肌,癌還使其不會因糞便摩擦受傷,大便都血大腸但如果痔因為長期便秘等因素導致血管擴張,有血糞便就可能將其磨破而流血,整個痔瘡做件或是馬桶太過用力讓結締組織鬆掉造成脫垂,就稱為「痔瘡」。癌還

痔瘡以20~60歲青壯年居多

罹患痔瘡以20~60歲青壯年居多,大便都血大腸臨床統計,有血有症狀就醫者約占4~5%。整個痔瘡做件痔瘡分為內痔、馬桶外痔及混合痔,癌還不過一般人較難區分,必須就醫由醫師診斷。

內痔的主要症狀包括脫垂、腫大、疼痛、流血等,長期流血就很可能造成貧血問題;外痔症狀主要是血栓、疼痛、患者常抱怨大便後擦不乾淨,而外痔出血較不嚴重,多半是破皮流血,因此,就算覺得肛門癢,最好不要亂抓,避免導致破皮、感染。沈明宏說,有的人會感覺到痔瘡脫垂,但不會痛、沒有異狀,不影響生活,應可不就醫,一旦嚴重脫垂、腫痛難耐或是大量出血時,最好趕緊就醫治療。

血便也是大腸癌的症狀之一

由於血便也是大腸癌的症狀之一,有的人發現如廁時出血就感到非常緊張,通常來說,痔瘡出血呈鮮紅色,嚴重時會明顯感到有血噴出,馬桶整個都是血,但痔瘡的出血,有可能因調整生活作息後會稍微好一些;至於大腸癌血便,則會混著糞便,且屬黏液血便、呈現暗紅色,如果血便超過3個月以上應就醫檢查,排除大腸癌的可能性。此外,不管大腸癌或痔瘡,都可能因慢性出血導致貧血。

一般人難以區分痔瘡與大腸癌,有任何疑慮仍應就醫檢查,醫師通常會先做肛門指診或肛門鏡檢查,若是低位腫瘤也可初步診斷。若是20~30歲的患者且沒有家族史等危險因子,一般會建議做乙狀結腸鏡或糞便潛血作為初步診斷工具即可;若是50歲以上或有大腸癌家族史、血便、排便習慣改變、大便變細等症狀的患者,會建議患者做全大腸鏡檢查,釐清是否有大腸癌的問題。

延伸閱讀:
金馬得主大腸癌病逝!醫示警「6排便狀況」完了 愛吃牛、豬、羊肉難逃
。腹痛、腹瀉、血便,是大腸癌、激躁症?胃腸肝膽科:這種病沒控制好,恐會反覆發作,還會影響眼睛、關節和皮膚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