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和M2增速双双回落 央行出手“降息” 释放什么信号
6月13日,降息央行宣布“降息”10个基点。速双双回手释央行公告称,落央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行出信号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20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降息中标利率1.9%,速双双回手释前期中标利率为2.0%。落央这是行出信号央行自2022年8月以来首次调整7天逆回购利率,实现“降息”。降息 同日,速双双回手释央行发布5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落央数据显示,行出信号5月末,降息广义货币(M2)余额282.05万亿元,速双双回手释同比增长11.6%,落央增速比上月末低0.8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5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7.53万亿元,同比增长4.7%,增速比上月末低0.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1个百分点。 此外,5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36万亿元,同比少增5418亿元;5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1.46万亿元,同比少增1.58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数据方面,5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56万亿元,比上月多3312亿元,比上年同期少1.31万亿元;5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61.42万亿元,同比增长9.5%。 央行同一天还下调了常备借贷便利(SLF)利率。央行更新的常备借贷便利利率表显示,隔夜常备借贷便利利率下调10个基点至2.75%,7天期常备借贷便利利率下调10个基点至2.9%,1个月期常备借贷便利利率下调10个基点至3.25%。 M1、M2增速双双回落,5月新增贷款同比下降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对第一财经表示,总体来看,5月信贷和社融数据同比有一定下降,这里面有一定的季节性因素和结构性原因,但是同时也可以看到整个实体经济的融资需要不足,所以可以看到央行今天适时开展了“降息”操作。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指出,整体上看,在上年同期高基数及当月新增信贷、社融规模较为温和的双重影响下,5月金融数据延续了4月的放缓势头,符合市场预期。背后体现出一季度集中靠前发力后,二季度以来宽信用进程转入节奏回调阶段,旨在保持全年金融资源投放规模合理增长、节奏平稳,在稳增长与防风险之间把握好平衡。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5月M2同比增速延续高位回落,主要受去年高基数效应、当月信贷派生力度有所减弱等因素影响。下阶段,在基数逐月抬升、存款利率下调或引导居民储蓄意愿降低下,M2同比增速预计会继续下行。但考虑到当前居民储蓄仍在高位,流动性水平相对充裕,也意味着M2增速的下行将是相对缓慢的过程。 浙商证券表示,展望未来,6月信贷投放有望环比好转,同比持平。6月为传统信贷大月,考虑投放季节性,投放情况有望好于5月,但考虑到2022年同期,信贷投放基数较高,初步预计2023年6月信贷增量同比持平。展望全年,若后续月份的信贷增量持续同比持平,测算2023年内信贷同比增速或从5月末的11.4%逐步回落至10.9%,较2022年底增速下降0.2pc。 央行“降息”,本月LPR、MLF调降可期 开源证券指出,近期多家国股大行宣布再次下调部分存款利率,在缓解银行负债端压力,降低银行业经营风险的同时,客观上也有为降息做准备的意图,这打开了市场对降息的想象空间。近期无论是PMI、CPI等宏观数据,还是微观高频数据已经连续两个月回落,作为政策组合拳的重要一环,货币政策有发力稳增长的必要性。 温彬指出,近期公布的多项数据显示,总需求不足仍然是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在内需恢复情况尚不稳固和外需回落压力加大下,实体融资需求继续受到扰动,各项宏观政策仍需保驾护航。6月13日央行下调7天期逆回购利率10个基点,降息落地,也旨在加强逆周期调节,全力支持实体经济。后续,应继续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强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产业政策、收入分配等宏观政策协同发力,进一步提振市场主体信心、激发内生投资和消费需求,巩固经济稳步回升的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国家发改委等部门也发布通知提出,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 明明对第一财经表示,预计后续6月15日MLF利率、6月20日的LPR利率将会同步调降,从而进一步刺激整个实体经济的需求,包括融资需求。在未来的几个月,整个金融数据,包括信贷和信用增速,可能会逐步触底反弹。 东吴证券指出,此次“降息”后,随着5月经济数据的公布,稳经济的政策组合拳有望早于7月政治局会议出台。鉴于当前经济复苏的内外需动能均明显走弱,一揽子稳经济措施早于年中政治局会议前出台是有必要的,“稳地产+扩基建”有望成为下半年托住经济的主要抓手。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标签: (资料图片)
- 最近发表
-
- 【安徽日报】锻造队伍 提升履职能力_
- 《放下讓所有人都喜歡,重新找回自己》:公婆是我在奧地利唯一的家人,瞞著他們離婚讓我非常難受
- 國民法官首件精障殺人案:啞鈴弒父是因「被魔神仔附身」或「買便當爭執」?
- 埃及、約旦為何拒收巴勒斯坦難民?歷史背景、政治考量一次看懂
- 赏花踏青、春菜尝鲜 “春日经济”点燃消费市场新活力
- 2023金鐘獎綜藝節目賽前分析:百米賽跑和馬拉松長跑要怎麼評比?原來玄機就在這裡
- 國民法官首件精障殺人案:啞鈴弒父是因「被魔神仔附身」或「買便當爭執」?
- 「設計,就是對於生活方式的理解」——包益民談設計美學
- 梅西缺阵,J罗发威 阿根廷2024年首遭败绩
- 從全球戰略視角檢視以巴衝突:美國戰略重心可能調整,台灣需提升警戒嚴防中國
- 随机阅读
-
- 保护知识产权 激发创新活力
- 2023日本賞楓紅葉預測:教你判別七大秋季必賞植物,三大名勝適合首次朝聖者前往
- 沙茶火鍋該搭哪一種高湯?加入沙茶醬前多做一件事,讓味道更濃郁鮮香
- 創造循環經濟應思考技術與法令如何共進!以食品容器再利用為例
- 常用测量仪器的使用(一)
- 時代力量不分區立委名單,前台中副市長林依瑩列第一,王婉諭:目標保5力拚8席
- 在文化和經濟方面都創下驚人影響力,為何幾乎每個人都喜歡泰勒絲?
- 以色列暗示對加薩地面攻擊在即;美情報估加薩醫院罹難不到300人,低於哈瑪斯估計
- 石棉县 完成新一届校长换届
- 《向晚的飛行》:自由漫步的野豬在不列顛森林裡繁衍興旺,這還是數百年以來頭一遭
- 最夯投資新興市場熱潮,如何聰明選擇投資機會?
- 潑漆、潑番茄湯、將手黏在畫作上,為何環境倡議者選擇對博物館名畫下手?
- 湖北武汉:近三年粽子抽检全部合格 包粽子买粽叶莫贪“绿”
- 「分手之後收回禮物」是因為對方小氣鬼嗎?這背後藏了哪種心態?
- 泰式燒烤火鍋魅力有多大?一名將臨盆的孕婦竟對餐廳表示「別清桌子,以免我會再回來吃」
- 覺得貝克漢是蹭維多利亞才紅的,實在太低估足球在國際的影響力
- 女子频繁头痛 竟与饲养鹦鹉有关
- 用回收廢材蓋大房子,小智研發環保設計創造綠經濟新價值
- Andrew McCutchen即便沒有帶領海盜隊得到One Piece,依然是不負所托的「海賊王」
- 潑漆、潑番茄湯、將手黏在畫作上,為何環境倡議者選擇對博物館名畫下手?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