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第一坝——戴村坝:从明朝迁都说起
戴村坝位于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南城子村北大汶河上,中国始建于明永乐九年,古代至今已有600多年的第坝戴村历史。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朝被中国大运河申遗考察组称为“中国古代第一坝”,迁都2014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说起 戴村坝究竟有何“过人之处”,中国能够获得如此高的古代评价?这要从明朝迁都说起。 朱棣在“靖难之役”夺权后迁都北京,第坝戴村为了营造宫室、明朝调运粮饷,迁都决定恢复运河通航,说起命工部尚书宋礼征调民工30万,中国疏通会通河。古代此时,第坝戴村会通河段因洪武年间黄河决口,已大部分淤塞多年。每逢汛期,运河两岸又常发水患,民众苦不堪言。宋礼曾在袁口(今梁山县韩岗镇袁口村)以北,东移20余里开挖新河,长90余里。但新河即便在丰水期,南旺河段水量仍然不足,重载漕船难以通行。这是因济宁向北至南旺一段,地势由低向高,水爬坡上行,水势不足所致。因此,如何在东平为大运河注入水流成为解决运河难题的关键。宋礼等官员对此束手无策,最终,他们采纳了汶上民间治水专家白英的建议,破元代罡城坝,使汶水不再流入洸河,在汶水下游南城子附近拦河筑坝,遏汶水进入小汶河,引流到南旺的分水口。此坝即戴村坝,它截汶水南流趋于济宁南旺段运河,为运河提供了充足的水量,彻底解决了水量不足的难题。 最初的戴村坝由夯土筑成,坝长五里,后经明清两朝多次修整改建。现如今,整个大坝分主石坝、窦公堤、三合土坝三部分,全长1600米,均为石结构,石块之间采用束腰扣结合法,将大坝锁为一体。大坝基本呈“L”形,主石坝南北向,向东呈弧形,以迎击东来汶水。主石坝又分为乱石坝、滚水坝、玲珑坝,三坝高低不同,分级漫水,既能保证小汶河持续供水,又能排洪防溢。窦公堤和三合土坝都是起着挡洪水、泄洪峰、保主坝作用的辅助坝。多年以来,戴村坝保障了明清两代数百年的漕运畅通,水情平稳,为运河注入了流淌的生机,是名副其实的“运河之心”。 1959年春,小汶河筑坝堵截。现如今,大汶河水经过戴村坝已不再流入运河,而是流入东平湖。戴村坝虽失去济运作用,这颗“心脏”不再为运河跳动,却仍旧发挥着缓洪拦沙、控制河势、灌溉农田的重要作用,持续滋养着两岸的百姓,迸发着经久不息的活力。 标签: 泰安市东平县 南城子村 中国大运河 大汶河水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餐饮店主为户外工作者设立爱心驿站 免费矿泉水越喝反而越多
- 别让放大的“育儿焦虑”蔓延了
- 辽宁抚顺:“网剑行动”定向整治网络市场突出问题
- 陕西咸阳:实施标准化战略 助推高质量发展
- 水中氮氧化物成分分析标准物质:助力环境水质精准监测
- 中國超強沙塵暴入侵!南韓沙塵濃度飆7倍 日本能見度5公里以下
- Meta首季營收近1年首度成長 本季展望樂觀
- 永济市地方标准3项,参加运城市地方标准立项评审
- 呼北高速山西吉河段特大交通事故已致14人死亡
- 首张世界气候危险区地图显示——全球多地出现无法解释的热浪
- 「产品推荐」菠菜粉中农药相关标准物质,欢迎选购!
- 2023年安徽省高考准备就绪 64.7万人报名高考
- 市场监管行风建设在行动
- 锌元素溶液标准物质:助力元素分析检测
- 机器人组团“上岗” 智能建造更高效
- 馬克宏稱「不該捲入台灣」 德朝野譴責:歐洲不該對台灣問題保持中立
- 江苏淮安:推进放心消费建设 激发更多消费活力
- 侵犯隱私?ChatGPT製造商遭美聯邦貿易委員會調查
- “下班”依然一墩难求,而他实现了冰墩墩自由
- 科研团队构建出全球首份多器官衰老时空图谱 助力延缓衰老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