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汶川女孩:地震截肢女孩从未穿过膝长裙

导读 “爷爷,汶川爷爷,女孩女孩我的地震脚什么时候长出来?”“快了,快了。截肢”“骗人,从未穿过你是膝长个坏爷爷!”5岁的汶川小姑娘朱宇捧着自己只剩下半截的左腿,对着爷爷大...

“爷爷,女孩女孩爷爷,地震我的截肢脚什么时候长出来?”

“快了,快了。从未穿过”

“骗人,膝长你是汶川个坏爷爷!”

5岁的女孩女孩小姑娘朱宇捧着自己只剩下半截的左腿,对着爷爷大哭。地震

爷孙俩这样的对话每天都要进行一次,每次又以小朱宇大哭一场而结束。第二天,周而复始。

网络图片

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汶川地震。

小朱宇在地震中严重受伤,整整昏迷了8天。

她的脚在手术过后几次骨质增生,又做了几次手术,最后一次是香港红十字会在德阳帮她做的。

恢复之后,她去了都江堰友爱学校学习,香港的“站起来”组织,帮助她做了假肢。

网络图片

朱宇的家在四川雅安市汉源县,攀西河谷地带。大渡河横贯东西,流沙河纵横南北,两河交界,就是汉源县。

旧的县城已被淹没,新的县城又很快重建起来。

汉源湖边,坐落着一幢幢漂亮的楼房。朱宇家就在其中一幢楼房里。考虑到朱宇腿脚不便,父母选了一楼安家。

网络图片

时间不管人的悲喜,脚步不停地往前走。

到了2022年8月末的一天。电脑上这几天满屏都是关于朱宇的新闻,标题格外显眼:

汶川地震截肢女孩朱宇考上成都中医药大学。

朱宇已经长大了,她在卧室里弹着尤克里里。

她站起身。

她的身材属于娇小的,1米5的个头,体重80多斤。小时候的圆脸长成了一张瓜子脸。

她说话慢条斯理,语气温和,声音里很少有情绪起伏,对什么样的话题,都是淡淡的模样。所以在高中毕业照里,她看起来比身边的同龄人多了一份沉静。

她穿的蓝色T恤、牛仔裤都是宽宽大大的。因为这样才能遮住因为穿戴假肢造成的臀部凸起。

19岁了,她的生活有了新内容,那就是即将步入大学。

“这些天新闻上都写你坚强呢!”妈妈说。

“为什么不写我脆弱的一面呢?”朱宇说,“我从小就喜欢哭啊。”

“夸你不好吗?”

“不。”朱宇悠悠地说。她说的是实话,19岁的姑娘正是最有个性的时候。她不喜欢别人给她贴上某种标签,不喜欢别人带着异样的眼光看待她。

她反感“身残志坚”这个词,“可能自己想的不是坚强勇敢,而是更具体的问题,比如假肢需要多久才会慢慢合脚,什么时候才能熟练地使用?”

微电影《鼓舞》

因为成都有疫情,大学开学日期延期了。

朱宇将作为新生代表在开学典礼上发言。

她写好了发言稿,没有提自己过往的经历,没有地震,没有截肢。

妈妈看了之后提醒她:“你有没有想过,人家为什么要选你?”

于是朱宇改了一遍发言稿。这回她加上了自己的经历,新闻里都介绍过。她最终决定在稿子上加上这些,就是希望大家不要特殊对待她。

“我现在就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医学生嘛。”

鼓舞.廖智

除了截肢手术,朱宇5岁时还经历了一次开颅手术。手术的后遗症是头疼,一般情况能忍过去。有时候疼痛比较严重,她就用热毛巾焐一下,或者吃散利痛。

她的同学们看到的却是另外一个她。

在高中毕业时,同学们一起上山游玩,朱宇展现的就是另外的一面:爱笑。

所以,在毕业同学录里,好多同学对她的印象这一栏都填上“温和、爱笑”的词语。

班里的男生悄悄讨论,谁笑起来最好看?

当然是朱宇得了最高票数。

鼓舞.廖智

关于2008年汶川地震的往事,更多留在了朱宇父母的记忆深处。

但是,伤愈出院的朱宇看到别的小姑娘穿着连衣裙蹦蹦跳跳时,她还是声嘶力竭地哭过。

“那时候还小,觉得腿还会长出新的来”。

说起往事,她的表情已经非常淡然。

朱宇选择学医,一是因为自己受伤的经历,还有康复治疗熟悉了医院的环境,另一个是因为爷爷也是医生。

“现在做假肢也会去医院。”她说,“我的生活已经和医院走在一条线上了,我希望在我的能力之余能帮助更多的人,就像当初的医生护士们帮助我一样。”

她心里还有个心愿,一想起来,她会情不自禁地露出笑容。

五岁时候的她每天哭,偶尔一次也笑过。

朱宇的妈妈至今保留着当年记者采访她的一份简报。

简报四四方方,用塑封保存着。

简报上的朱宇头上缠着绷带和纱布,闭着右眼,却咧着嘴笑,左手握拳做出加油的姿势。

网络图片

朱宇让人想起一个比她大不少的舞蹈演员廖智,她也是因为汶川地震失去双腿。

她是站在《鼓舞》上的地震女孩。

音乐声中,廖智摆动手臂,在鼓上起舞。别人都露出了赞美的神情。

当她解开长裙下摆,露出藏在里面的假肢,人们脸上又会出现各种复杂的表情:好奇、钦佩、赞叹、惋惜......

“你的腿怎么了?”人们问。

“他们离开我去流浪了。”廖智笑着说。

廖智

朱宇从来没有穿过过膝长裙,去成都后打算穿裙子。

她能直接把假肢大大方方露出来吗?

廖智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