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探索

魏晉風雲之竹林七賢(二):嵇康所修的已經不是單純的老莊之道,而是「修仙道」

文:阿前

  • 魏晉風雲之竹林七賢(一):透過阮籍的魏晉一生,觀看「儒與道」的風雲政治生死鬥

嵇康的祖先,本姓奚,竹莊居於會稽,林賢因為避怨北上,嵇康經定居在嵇山旁,所修故改姓。已單純的老道而道這種敘述,修仙應該是魏晉發生在春秋戰國的事情了。嵇康還小的風雲時候,父親就過世了。竹莊他們家雖然不像阮氏為大族,林賢但嵇康的嵇康經哥哥同樣十分能幹,一肩扛起了整個家。所修

兄代父職的已單純的老道而道家庭,特別容易出離經叛道的學者。不過要注意的是,嵇康的年齡比阮籍要小很多。他是曹丕黃初年間才出生的,正版「魏人」。阮籍的啟蒙教育,仍是以儒學為主。但嵇康就不是了。

竹林七賢的設定有很多奇妙之處,到最後能不能兜得好也是未知。首先的問題就是「時代」。除了阮咸的生卒年未知,其他六人都有推算值。山濤最老,阮籍大約小他五歲。劉伶跟嵇康次之,距離山老15歲左右。向秀再小五歲,王戎則是最後一名,比山濤小了25歲。

王戎出生,已經是曹叡末年了。也就是這個人要加入偶像團體,最快也要在正始末年,第一波夏侯玄主導的玄學思維差不多要政治垮台的時候。所以在魏晉玄學的分類上,竹林派作為主流的時間,就是第二期,高平陵之變五年後。或許我們可以更精準一點:高貴鄉公時代。

這些時間節點上有一些意義。首先,竹林派跟夏侯玄、何晏、司馬師這些人的學術跟政治理念,都是必然的不相同。雖然只是大概看一下,但以阮籍嵇康為代表的竹林派,是很明顯真正的「老莊」派系。夏侯玄等人則是在儒家思想中,尋求道家的導正。就是說,兩漢使用儒學進行了超大型的社會實驗後,發生了重大的混亂。而逐步削減混亂的魏朝,提出了加入道家思想來調整國策的概念。

實驗變因的添加跟控制是很麻煩的。治大國如烹小鮮,現在你決定加鹽,抹鹽靜置後煎,邊煎邊灑鹽,煎完起鍋自己沾鹽。這把道家之鹽要怎麼加,對於魏朝來說是非常重大的問題。竹林派表示,吃鹹魚。所有的「恰到好處」,在下鍋之前就已經完成。這就是儒道的完美結合。

Seven_Sages_of_the_Bamboo_GrovePhoto Credit: 南京西善寺大磚牆竹林七賢 @ public domain
《竹林七賢與榮啟期》,左下為嵇康

嵇康所修的道,已經不是單純的老莊之道。這也是竹林派的另一個特色:修仙道。嵇康的知名著作是《養生論》。書名看起來沒什麼,但這或許是中國文學裡,關於武俠與仙俠最重要的起源了。

我們用金庸作例子,金庸小說算是相當常描寫「武功秘笈」內容的一個派別。最具體化的,莫過於《俠客行》。簡單說,所謂的秘笈,寫起來看起來就是一般的文章。但透過了解的人來詮釋,一個平平無奇的描述,可能就藏有一套功法在其中。不同的人來詮釋,就會變成全然不同的內容——這是《俠客行》要表達的,金庸有說過,他後來讀了《金剛經》,才知道佛教對於這個「名相」的了解透徹。

扯這個幹嘛?《養生論》就在說這件事。有人說修神修仙以不死是可能的,也有人說人類的年齡最高就是呷百二,超過都是妖。這兩種說法誰對?《養生論》就這麼開了頭。用比較現代科學的方式來說,嵇康認為過去的那些描述,是必然存在的事實。只是我們沒有辦法理解。所以嵇康要來理解一下。

照著《養生論》修行會不會成仙我不知道啦,所以我也不會去翻。武功秘笈這種東西就是「失之毫釐,差之千里」,兩字記之曰「專業」。但我們要注意的是,嵇康這本書大紅。人們不可能從「延年益壽」的角度來實際評估這篇文,但《養生論》只怕也非全然的打嘴砲。精神抖擻,手腳輕盈,千杯不醉…… 我們就從這可見「史實」來切入吧。

竹林七賢,除了向秀跟王戎這兩個小朋友,其他五個全都是當世大酒豪。酒量好,身體好,真男人,這樣的觀念一直在中國文化流傳著。曹丕好道,可能知道的人比較少。曹操好酒,大家應該就都略懂略懂了。孟蘭,不是,孟德不但文武雙全,自己愛喝酒,還要點評改良釀酒法。隨著時序進入曹魏,酒跟文人之間到底產生了什麼化學變化,我也很想知道。

不過還是看著嵇康吧。 嵇康身體好不好?好得很。《晉書》說他曾經跟向秀一起在大樹下打鐵。不過向秀年紀比較輕,通常應該是年輕人拿大槌,年紀大的拿小槌吧。可這段記錄並不是要強調竹林派身強體壯,而是鍾會又來了。我真的不是開玩笑,竹林七賢傳裡面,四個人都跟鍾會有交流的。

山濤跟王戎,與鍾會相善。交情不錯。至於阮籍跟嵇康?面對阮籍這種長輩,鍾會「鬥」得多了。本想要挑釁找話題駁倒阮籍,但阮老師來一招「喝酒宿醉,老子沒空」化解了攻勢。

上篇沒說清楚,剛好一併來說。這件事情應該就發生在高貴鄉公(魏帝曹髦)前期。 阮籍跟鍾會一樣都是曹髦的近侍。而曹髦對於辯證古典文學,非常的感興趣。(真的是用嘴巴辯)皇帝,竹林派之首,以及儒派士人第一青年才俊,在皇宮裡引爆了這個第二期魏晉玄學。

Zhong_Hui_Qing_portraitPhoto Credit: Wikimedia Commons @ public domain
鍾會

我現在看「玄學」都直接腦內翻譯成「爭辯」啦。要注意到的是,竹林派還是不想戰。就是說,有一派很會打筆戰辯論賽。也有一派不參戰,只是自己發表言論搞得像邪教一樣。如果你對於近10年台灣網路生態有點了解,應該不難發現是一樣的戲碼。以古證今,善戰的慢慢都被邊緣掉。避戰的則越來越強大——但未必有政治影響力。

韓非子在秦國也沒有政治影響力,可是李斯還是會怕。哲學思想的政治之戰,魏晉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後一次,但絕對是足以成為經典教案的一次。李斯要師兄韓非的命,龐涓要師兄孫臏的命。鍾會沒有師兄,但竹林派中,嵇康跟劉伶與鍾會的年齡最接近。劉伶就是傳說中在家裡都不穿衣服,別人看到罵他,他還說:「天地是我的房子,屋舍是我的衣服……你鑽進我衣服裡才是沒禮貌吧。」的那個酒空。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