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对全球水安全挑战贡献中国智慧
新华社雅加达5月25日电 题:为应对全球水安全挑战贡献中国智慧 新华社记者陶方伟 郑世波 第十届世界水论坛于18日至25日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办。对全与会代表普遍认为,球水气候变化、安全人口增长、挑战政策缺位、贡献技术匮乏等一系列因素使世界各国面临严重的中国智慧水安全挑战。在正确治水理念和先进技术的对全共同推动下,中国在水资源管理方面取得显著成就,球水以丰富的安全实践和经验为应对全球水安全挑战提供了独特的中国智慧和有效的中国方案。 水资源是挑战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妥善管理水资源以及应对水安全挑战是贡献人类需要长期面对的重要课题。自21世纪初以来,中国智慧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对全许多地区遭遇干旱和洪涝灾害的球水频率和强度都在增加,加剧了水资源供需之间的安全矛盾。此外,很多国家的水利工程不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新挑战,一些国家水利基础设施老化问题严重,城市供水系统长期失修,造成输送过程漏损,降低了水资源的使用效率。不少国家和地区缺乏有效的水资源管理政策和先进的技术手段,导致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水质安全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中国是世界上水情最为复杂、江河治理难度最大、治水任务最为繁重的国家之一。面对错综复杂的治水任务,中国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统筹解决水灾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问题,以占全球6%的淡水资源,确保了世界近20%人口的粮食安全和饮水安全,创造了世界18%以上的经济总量。 为应对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难题,中国推出了包括水权交易机制在内的许多创新性举措,借助市场机制实现了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为妥善应对洪涝灾害,中国努力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体系,使中国洪涝灾害年均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由上一个10年的0.51%下降到0.24%。为保障粮食安全,中国大力推进灌区现代化建设和改造,推广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提升农业抗御水旱灾害能力。目前,中国已建成灌区面积7033万公顷,占耕地面积的55%,生产了全国77%的粮食和90%以上的经济作物。 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主席马可·阿尔切里说,中国在水资源管理,特别是农业灌溉和供水系统方面发展迅速,一些中国公司和水利机构在泵、泵站、配水、供水、输送系统的技术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使中国的水资源分配和供给效率显著提高,中国在灌溉技术上的研究成果和先进技术非常值得向其他国家推广。法国尼斯索菲亚综合理工学院教授、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特聘教授菲利普·古尔贝斯维尔认为,中国的水权交易机制使不同省市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灵活使用水资源,这种政策的实施有效调控了水资源使用,对其他国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面对严峻的水安全挑战,中国以人为本、科学应对,形成一系列治水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谋划实施了一系列开创性、战略性举措,指引中国治水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治水的成功实践和重要案例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愿同国际社会一道,不舍追求、不懈努力,推动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涉水目标早日实现,为共同谱写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水治理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天津查获7批次“还原糖”超标绵白糖产品
- 在外人才心系家乡 游子同心助力抗疫
- 向海图强,广东移动AI+智慧海洋应用亮相珠海海洋科技展
- 在以色列駐美大使館前自焚抗議的美國軍人已死亡
- 甲醇中二嗪磷(二嗪农、地亚农)溶液标准物质:精准测定保障实验准确性
- 被蔣萬安酸「背叛」 黃珊珊反擊:別只想政黨利益
- 俄羅斯法院裁定德國一公司違約
- 羅智強宣布退出桃園市長選舉 「一個人的成全,好過一群人糾結」
- 传统与新潮的融合“烤”验 围炉煮茶缘何圈粉年轻人
- 安徽多地发布山洪红色预警 次生灾害风险高_
- 以軍轟炸加沙南部和中部至少29人死亡
-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 劳动创造幸福
- 北京石景山:开展“世界计量日”宣传活动
- 香格里拉對話 奧斯汀:美繼續支持台灣在內盟友
- 汪谦慎到凤台县调研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改善工作
- 物资保障“三到位” 精准供应“不打烊”
- 南谯持续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_
- 神七航天员出舱全程详解
- 徐玉娟:发挥科技创新“主引擎”作用带动产业革新
- “侄子”嫖娼被抓要钱保释张大姐信以为真被骗3.8万元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