埇桥区:建设“三公里”就业圈 实现“家门口”就业
就业是三公里最大的民生。今年以来,埇桥业埇桥区稳就业保就业工作压力增加,区建圈实人民群众对就业服务需求增强。设业该区研究制定了《就业促进行动实施方案》,门口既有阶段性举措和长期性举措,三公里又有常规性举措和突破性举措,埇桥业切实解决社区“三公里”内就业不充分、区建圈实用工信息不对称等突出问题。设业 《方案》围绕促进社区居民就近就业、门口充分就业方面,三公里提出以建设“三公里”就业圈、埇桥业“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为抓手,区建圈实持续加强公共就业服务,设业提供更多就业机会,门口促进社区居民“家门口”就业,减少失业人数,缩短失业时间,推动更加充分就业,力争2022年40%以上、2025年70%以上社区达到“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标准的目标任务。围绕促进人力资源精准匹配方面,聚焦劳动力资源供求信息不对称、技术工人紧缺等难题,发挥组织就业、技能就业的重要作用,着力解决企业缺工问题。大力提高技能人才供给,年均新增技能人才1400人;举办招聘会不少于66场次,达成就业意向不少于800人。 为此,埇桥区出台4项具体举措。以拓展社区服务职能为抓手,创新开展“三公里”就业圈,扩大社区就业岗位供给,帮扶社区困难群体就业;以扩容提质为关键,促进重点群体就业,支持本地高校毕业生省内就业,促进农民工省内就业,推动退役军人高质量就业;以供需匹配为抓手,建立重点企业用工服务机制和劳动力资源协作联盟,积极推广全省求职用工“一网通”平台,扩大人才技能供给,强化企业用工服务;以提升质量为支撑,深化多元服务机制,提升就业创业服务水平。 截至目前,全区已有24个社区建成了“三公里”就业圈试点,60个社区全部搭建了“三公里”就业圈平台;开展线下线上招聘会125场,为300余家企业提供用工服务,达成用工意向2240人;开发公益性岗位680个,安置就业困难人员托底就业356人;开发乡镇街道和社区临时性专项岗位380个,安置失业人员18人;开发青年就业见习岗位853个,安置高校毕业生405人;提供机关事业单位和“三支一扶”等政策性岗位257个;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4809人次,补贴性培训6013人;稳定向社会输入合格技术工人520人;新增技能人才人数1433人。(记者 傅子峰 赵鹏)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绿茶在食品保藏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市场监管总局回复关于软件规范问题
- “2023中国制造之美”评选启动
- 2022年工商年报公示截止时间?市场监管总局回复
- 天津河东发布告诫书:批发市场醒目位置须设公平秤
- 市场监管总局回复关于举报食品违法行为的奖励问题
- 案由变更应当在哪个环节体现?市场监管总局回复
- 不含行业类型的公司名称如何申请?市场监管总局回复
- 春节,那些象征主义的食物
-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关于发布《4K超高清晰度电视节目录制规范》等五项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标准的通知
- 说明书上的“名称”是指产品名称还是标准名称?市场监管总局回复
- 关于发布第三批适用增值税政策的抗癌药品和罕见病药品清单的公告
-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
- 食品安全总监必须考证吗?市场监管总局回复
- 餐饮店能否在制作食品过程中加入或使用蝶豆花(蝶豆花粉)?市场监管总局回复
- 《国民金融素养白皮书》正式发布
- 大柳镇纪委既督且战严守防汛堤坝_
- 一图读懂《制造业可靠性提升实施意见》
- 散装食品分装成小包销售,无标签问题该如何处罚?市场监管总局回复
- 市场监管总局回复关于压力容器制造使用的问题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