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多所高校调整转专业政策
2024年高考落幕,北京报志愿、多所调整选专业成为考生和家长的高校头等大事。近日,转专记者在高招咨询会上发现,业政“转专业政策”成咨询高频词。北京不少北京高校也在调整政策,多所调整对转专业逐步放松限制、高校降低难度,转专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业政选择机会。 “孩子英语成绩好,北京想在大学里再学一门外语,多所调整对法语和西班牙语都比较感兴趣,高校该怎么选?录取后万一学不好,转专换专业还来得及吗?”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日前举办的业政开放日上,家长赵女士的第一个问题就和“转专业”相关。得到“符合转出和接受院系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在本科一年级转专业”的回复后,她稍舒了一口气,表示孩子没有明确的专业目标,担心入学后难以适应,影响学习。 面对即将启动的高考志愿填报,不少考生和家长对专业选择都有顾虑。他们不仅把“能否转专业”加入了填报志愿的考量中,还尤其关注转专业的难度和限制。考生段宏瑞想考北京化工大学,他了解到转入该校部分专业需要经过初审、笔试、面试等环节,还要看当届招生计划数是不是已经满了,“看来转专业并不简单”。 此前,教育部发文明确,扩大学生学习自主权、选择权,鼓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学习,允许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和课程。记者注意到,近年来,不少北京高校正在逐步为转专业政策“松绑”,还通过宽口径的专业设置和培养模式,给学生更灵活的专业选择权。 今年,中国政法大学调整法学人才培养模式,将法学专业接受学生转入的比例由原来的5%提升为10%。北京大学取消了“转出的人数原则上不超出该年级总人数20%”的限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不设转专业次数限制,其中农大允许学生在转专业申请时填报2个志愿学院和4个志愿专业。北京科技大学除了外语类保送生、体育生等,其他本科生在大一和大二学年末可以提出转专业申请,各专业对转出人数和学生成绩排名不设限。 宽口径、大平台的专业设置和培养模式也为学生提供“试读”机会,帮助学生确定专业选择。清华大学今年启动本科招生的笃实书院打通了传统院系间的专业壁垒,采用开放式的课程体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规划,在航天航空、工业工程、软件等专业课程模块中任选课程。北航工科、理科、社会科学试验班按大类招生,学生入校后先进入北航学院就读,经过一年的大类培养后可自主选择专业学院就读。 “给学生相对自由的转专业机会,是一个好趋势。”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建议,高中阶段要加强对学生的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学生了解大学、认识专业,并理性选择。大学要以信息公开的方式保障转专业的公平和公正,促进转专业体系的良性发展。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江西虚假认证专项整治行动取得积极成效
- 池州长江大桥六月底建成通车 枞阳前往池州将实现“直达”
- 全县组织工作例会召开
- 王英:用保单托起社会责任
- 厦门食药检院通过CNAS实验室认可复评审和扩项现场评审
- 县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会议召开
- 杨如松到浮山镇开展遍访贫困对象行动
- 护士节里忙碌的“白衣天使”
- 陕西咸阳:探索旅游市场及高速服务区食品安全监管新模式
- 注意!枞阳迎来强降水天气 25日白天将有大暴雨
- 安徽枞阳:三十万亩油菜 花海飘香
- 坚决打赢防汛抗旱这场硬仗 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 福建泉州:专项整治集贸市场电子计价秤
- 县领导到浮山风景区调研有关工作
- 枞阳中学2019年高考成绩通报
- 关于整治涉黄违法犯罪活动的通告
- 给农村党员“充电” 为乡村发展“赋能”_
- 护士节里忙碌的“白衣天使”
- 我县机构改革新机构集中挂牌
- 我县召开争创全省双拥模范县动员会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