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哲學家女王》:班昭——中國女子教育先驅,《女誡》為人妻提供識時務的婚後生存指南

文:文潔華(Eva Kit Wah Man)

班昭(Ban Zhao,AD. 45-120)

博學多才的哲學昭中女子教育思想家

班昭可能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了不起的女性知識分子。連同其他十六名女性,家女教育班昭的王班為人簡短傳記以〈曹世叔之妻〉的篇名出現在《後漢書》的〈列女傳〉中。班昭出生於東漢(二十五∼二二○年)初年,國女供識是先驅知名作家與歷史學家班彪(三∼五十四年)之女,將軍兼外交官班超(三十二∼一○二年)以及歷史學家班固(三十二∼九十二年)之妹。女誡南

她在十四歲時嫁給了曹世叔。妻提丈夫早逝,時務但班昭拒絕再嫁,後生以遵守守寡的傳統與準則,以榮耀貞潔的哲學昭中美德。這是家女教育有歷史意義的,班昭的王班為人行為完全符合她的身分,以及當時的國女供識規矩與標準。

在班昭璀璨耀眼的職業生涯中,最傑出的成就是她對《漢書》的貢獻,這是一部涵蓋漢高祖到平帝共十二位帝王的歷史書籍,時間貫穿西漢統治的三百年,就在東漢之前。《漢書》最初是由班昭的父親班彪開始撰寫,並由其兄長班固繼續修訂,但是他在完成文稿之前就去世了。

由於班昭在那個時代就因「博學多才」而知名,東漢和帝下詔讓她來完成這本書。同時,她也被召進宮,教導皇后與嬪妃們恰當的行為舉止。她創作了敘事詩、紀念、題詞、頌詞、議論、評論、輓歌、散文等作品,直到晚年過世。

班昭在中國古代歷史中享有獨一無二的地位,不僅僅是因為她了解什麼是理想女性的特質,以及她為了教育當時上流階層女性的著作,也因為她的貞潔,這一點造成了重大的歷史與哲學上的影響,並啟發了知識分子為此撰寫論文。一般來說,她一直被視為女子教育的先驅,也是中國女性效法的典範。她的文章,例如《女誡》與《東征賦》,以及受她啟發的論文,受到後世中國、韓國與日本正統學者的好評,特別是在清朝時期。

然而,當西方遇見東方,東方成為二十世紀的一個研究主題時,正統學者將她視為女子教育先驅的觀點開始改變,而班昭的重要性也因此必須重新評估。例如,在晚清與民初期間,班昭被視為婦女解放運動中女性志業的敵人。較中立的看法認為,班昭既不是女英雄,也不是惡人,而是兩性關係與女性適當行為等傳統觀點的忠實記錄者。這些觀點,連同早期學者的讚譽,反映出目前對中國性別研究的一股濃厚興趣。

《女誡》為人妻提供識時務的婚後生存指南

《女誡》無疑是班昭最重要、最具影響力的著作。是班昭編纂完成有關女性學習的第一本書,據稱是在西元一○六年、班昭六十一歲時撰寫的。文本記載於《後漢書》中的班昭傳記。內有七則短篇,涵蓋七個主題:謙讓(〈卑弱〉)、夫妻關係(〈夫婦〉)、尊重與謹慎(〈敬慎〉)、女性特質(〈婦行〉)、專心奉獻(〈專心〉)、含蓄服從(〈曲從〉)、與夫家的小叔小姑們和睦相處(〈叔妹〉),探討女性如何與家族中的其他人建立適當的關係,並保持她們在社會中的榮譽與名聲。

在簡短的導論中,班昭首先為了自己能得到的教育與栽培,表達她對博學多聞的父親與有教養的母親的感謝。她說,她的教育使她能夠擺脫使父母蒙羞、或為夫家親戚造成困難的恐懼。說完之後,她也不再擔心她的兒子,因為她的兒子已經長大成人,順利進入仕途,班昭寫道,她剩下的唯一焦慮就是,她那些已經到了適婚年齡的女兒們(未必只是班昭自己的女兒,也包括她家族裡的女孩們)。

因此,班昭寫這七篇教導的文章,目的是要提供她的女兒們一些指導,一旦她們進入夫家充滿敵意的環境時,還能實現家庭的和諧以及更好的生活。在這些環境中,如果妻子無法舉止得當,也就是完全順服,就一定會發生不尊重、指控、爭吵與公開對抗的情況。

夫妻關係是《女誡》中最重要的主題。陰與陽是天與地的根本法則,也是界定男女關係的基礎。男人代表陽,特質是剛性,以力量為榮;女人代表陰,功能是謙讓,會因溫柔而受到讚賞。陰與陽互相作用的自然秩序基本上就是陽控制陰,陰服務陽,這種說法讓男性控制女性、女性服務男性的夫妻倫理合理化。因此,婚姻的儀式顯然就好比是天與地的合一。它意味著,男人與女人的交合是必要的,如此一來,人類才能代代相傳。

然而,如果我們專注於妻子應該如何侍奉丈夫的道德教義,而把班昭的訓誡歸類為儒家的婦女美德,我們可能會忽略家庭生活中複雜的人際關係,以及/或是過度把兩性之間的互動過度簡化為僅僅是男性對女性的控制,特別是如果我們牢記著陰與陽的比喻。對班昭來說,身為人妻,最重要的行為準則就是尊重與默許。

班昭在詳細說明這些指導原則時,雖然採用了很多傳統上與女性氣質有關的關鍵詞彙,例如軟弱、柔軟、卑下、可適應性等字眼,但是觀察她如何描述遵守這些指導原則的實際理由時,是非常有意思的。例如,她判斷不敬之心的根源是夫妻雙方相處過於緊密的習慣;她還說,為家庭事務互相指責與爭吵,是因為語言的直率與拐彎抹角。在這裡,尊重與默許會受到推薦,是班昭觀察現實中的婚姻生活而得到的結果,並不是因為某些道德與倫理的推論。

這也意味著這些建言的另一種解釋,就相當於班昭自己在導言中的說法,她的意圖或目的是提供年輕的人妻們在婚姻中所需的一套技能或生存技巧。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看看《女誡》的最後兩篇就很有意思了:關於如何和公公、婆婆與小姑們相處的教訓。兩篇都包含了「沒有人是完美的」的說法,例如婆婆說的,可能是錯的。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