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打造“家门口”养老新模式
今年以来,家门口埇桥区埇桥街道西仙桥社区坚持以党建为引领、聚力老年人需求为导向,打造凝心聚力为老服务,养老大力推进“家门口”养老模式,新模不断提升辖区老年人的家门口获得感、幸福感、聚力安全感,打造擦亮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的养老“金字招牌”。 养老设施嵌入“家门口”。新模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家门口打造“五室一场一厨”为一体的聚力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同时,打造加强与辖区单位共驻共建力度,养老不断整合辖区公共设施、新模服务空间、活动阵地等资源,打造分散性、灵活性、便捷性“服务驿站”,形成“中心+驿站”全覆盖的社区养老服务阵地。加大老年友好型环境建设,通过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无障碍设施及街头游园建设,积极为老年人创建安全、整洁、宜居的生活环境。 为老服务细化“家门口”。深入推进居家养老网格化管理工作,借助智慧社区平台,实现线上网格与线下网格相结合,以便及时掌握老人的思想、身体状态和生活情况。打造“行走的代理员”服务队伍,入户为老年人提供办理高龄津贴申报、退休认证、医保缴纳、代购生活物资等服务。 养老资源集聚“家门口”。深化为老“微服务”,配发“24小时热线贴心卡”,发放爱心黄手环等,遇事实现“随叫随到”。引进养老运营服务团队——埇桥区爱心老年公寓,为辖区老人提供助餐、助洁、助行、助医、助急等专业的生活照料。开办社区“老年食堂”,落实助餐补贴政策,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告别“做饭愁”,让就餐老人暖心又暖胃。 发挥余热活跃“家门口”。搭建文化养老组织平台,成立西仙桥社区八一艺术团,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展演活动。秉持“助人自助”养老理念,组建以“五老”为主体的“夕阳红”志愿服务队伍,广泛开展自助、互助和志愿活动,提升老年人社会参与的积极性,实现自我价值,发挥余热。 新媒体编辑:崔明月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研究地表水监测指标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 熬夜加班猝死女孩治疗花了45万
- 环球时报:中国是敢于亮剑的
- “万吨大驱”延安舰训练画面公开
- 广东发布中高考期间食品安全消费提醒
- 网友:想去台湾省吃山西刀削面
- 台军战机挂弹升空声称与军演无关
- 北京消协约谈每日优鲜
- 绿色投融资不及需求20%,全球碳市场亟需统一标准
- 东风导弹在塑料大棚旁起竖发射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暂停门诊
- 催取化验单时护士玩手机?院方回应
- 泉州市区携风带雨春雷急 冷空气强势来袭
- 女子开宝马回乡探亲冲入池塘
- 多地查处公务员省考违纪考生
- 揭秘寺庙生意经:交费即可供奉牌位
- 海水水质实时在线检测系统的研究(一)
- 于月仙车祸肇事人被判1年
- 中国女足1比1扳平韩国女足
- 女子连续3年每月痛经15天以为没事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