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按下文明城市创建“加速键”

——潘集区以扎实举措推进文明城市创建

新一轮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开展以来,加速键潘集区紧扣测评体系标准,按下围绕“八大提升行动”内容,文明突出“七个专项整治”,城市创建全区上下同心同向、加速键协同推进创建各项举措落细落实落到位,按下创建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文明

主攻基础设施,城市创建提升城市功能

新建的加速键古田路、黄河西路、按下琅琊山路、文明滨河路、城市创建泥河城区堤坝路投入使用。加速键特别是按下加快推进S312淮古路泥河至潘集段建设,不断完善道路网架和配套设施,文明让潘集区的交通架构愈发完善。

潘集区不断加大市政基础设施管护力度,对城区内主干道及两侧人行道损毁部位及时进行维修,常态化开展城区绿化带管护,已完成对城区所有主次干道、淮潘公路、平圩大道两侧绿化带进行修剪、除草、补植。持续做好城区路灯亮化,维修破损路灯98盏,更换路灯电缆900米,完成天柱山北路、琅琊山路废弃电线杆和高空线缆集中整治。加快老旧小区实施进度,8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已全面施工建设,争取于11月底全面完成老旧小区改造任务。推进潘集区污水管网项目,现已完成污水主管网7.3公里,10月底全部完成工程建设。做好建筑工地的文明施工,营造创建文明城市宣传氛围,指导物业公司认真开展文明创建工作。

潘集区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实施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开展送戏进万村,不断深化文化惠民活动。新建潘集区第三小学托管给淮师附小、珠江路幼儿园托管给市直机关幼儿园,市二十一中与淮南二中、区实验中学与市实验中学分别结对共建,建立市级名校对潘集区“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全链条式帮扶支持框架。重点补齐无障碍设施、养老服务配套设施、公共母婴室等公共服务设施,不断打造便民惠民的城市环境。

主攻环境整治,提升城市形象

潘集区重点开展交通秩序整治,新增施划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泊位2600余个,优化各主要路口信号灯配时。组织志愿者有序引导交通,加强人机隔离设施、机非分离设施、交通标志标线等设施建设,提升静态交通秩序管理水平和非现场执法能力。

潘集区开展“每天一路”道路市容专项整治,清理占道经营、店外经营1300余起,处罚“占道经营、店外经营”76家、罚款0.96万元,规范沿街商铺店内经营管理。高压管控乱搭乱建,完成城区乌江路集中拆违行动。集中整治非机动车道车辆乱停放,保障城区静态交通秩序。合理设置垃圾桶箱,配齐配足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内分类垃圾收集设施。清理户外广告、城市“牛皮癣”,严格落实“门前三包”,杜绝“占道经营、店外经营”现象。深化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制,加强城区生活垃圾收运和无害化处理,无害化处理率100%。

潘集区深入推进乡村环境治理,大力实施“美丽乡村”示范工程,对农村存量秸秆、“三堆两垛”进行了全面清理,确保了农村环境面貌不反弹。积极推进集中整治向长效管理转变,促进了群众对保洁工作的参与和监管。多措并举,实施农村户厕改造,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提升环卫保洁水平,全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市场化覆盖率达100%。

主攻习惯养成,提升文明素养

潘集区突出抓好窗口服务,加强窗口服务规范化建设,推进“最美行业”“文明行业”“诚信行业”选树,营造窗口服务争先创优氛围。突出抓好社区服务。依托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不断丰富居民文化生活,大力倡导志愿服务,完善社区便民服务功能,构建社区“15分钟生活圈”。突出抓好公共文化服务,推进文化礼堂、城市书房、百姓书屋等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打通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潘集区持续推进五大文明好习惯养成活动,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依托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健全现代志愿服务体系,提高志愿服务组织化程度,让“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的理念深入人心。

潘集区突出抓好新时代“四德”建设,不断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深入推进道德模范、感动人物、身边好人等选树活动,健全道德典型礼遇关爱制度,弘扬“德者有得、好人好报”的社会新风。重点深化移风易俗攻坚。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八项制度”“十条新规”宣传。开展诚信行业、诚信单位、诚信示范街区、诚信经营示范店等主题实践活动,培育重信守诺文明好习惯。重点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全面加强中小学思政工作,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推进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特约记者 柏 松 通讯员 谭 敏)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