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教学:“摄像头+话筒”后的三种改变
“停课不停学”的主体是谁?是学生。与此相应,教学教师应从“知识量”的摄像输出者变为“知识力”的引领者—— 2月4日,教育部发布《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头x筒后指导意见》,提出了高等学校“停课不停教,改变停课不停学”的线上要求,给出了9条措施安排,教学推出了一系列线上课程的摄像资源、举措、头x筒后建议和方案。改变 全国高校做出了各不相同的线上响应与实施。有的教学重在“老师不停教”,但只是摄像将原有的各类线下课程在线化,供学生自学之。头x筒后有的改变重在“学生不停学”,忽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是建议同学在延期开学期间多看书多阅读;多数院校力图兼而有之,以新的形式实施“不停教”“不停学”,慕课、录播、直播等新的教学模式纷至沓来。 但从全国情况来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要不要传授新知识,还是满足于“温故而知新”;原有的课程内容与新问题如何结合,各占多大比重、居于何种关系;在网络环境中的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作用如何体现,是不是仍是像线下教学那样“讲”与“听”的分工;“教师”与“直播主持人”是否等同;线下的课堂上与课堂下的泾渭分明,与线上教学中教与学的水乳相融,如何适应,如何过渡;这些都给线上教学带来极大的困惑与难题。根据我们所在学校推行线上教学的情况,并结合全国各地高校出现的问题,特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教学方式:知识单位更小、输出节奏更灵活,不能照搬课堂教学 线上课程,无论采用“慕课”“录播”“直播”哪种方式,都跨越了空间限制,给予了教学前所未有的空间自由,解放固定教学空间的同时,也失去了教室对教学现场的绝对控制。当学生可以入群退群,可以随时开关摄像头、话筒、软件,线上课程极易受到其他干扰源的影响。教室里充分的、长时间的、封闭的授课方式就无法在这样的“线上平台”收到应有的效果。因此,必然要求教学内容要“短、密、有趣”,输出节奏要“快、准、到位”,教学效果“务实、有效、有获得感”,线上教学方式要求知识的组织单位变小,适应输出方式的弹性,满足学生接收的现实条件。 目前有不少高校停留在“线上课程”是从“一支粉笔、一本书”变为“一个摄像头、一只话筒”的思路,即便视频、音频切分为若干段落,依然是大框架、大板块、大单位的单向知识输出,其本质是“课堂教学的录像化”,保留了线下教学“时长”,也没发挥出线上教学“小单位、即时沟通”的优势。其实,不是所有的知识体系、专业课程都适合这样的线下线上的转变,不能照搬课堂教学来指导“线上课程”,也不应以线下课堂教学的要求来认定线上课程的工作。不同类型的课程要分别处理。基础课程、基础理论、知识体系的核心课程依然需要线下课堂教学来保证专业教学的体系性,对这样的课程,“线上教学”主要是在教学手段上,教学内容难以做到全盘更新与改造。而技能、通识、专题性课程容易突出线上教学的优势,形成“线上课程”的教学模式,可以完成模式的根本性转变,有利于开拓新的教学思路。 教学要求:应将“知识量”要求变为“知识力”要求 定时、定点的线下课堂教学,它的教学要求与目标是以“知识量”为基础的,而时间更短、地点自由的线上课程其教学要求与目标应区别于重在“知识量”的要求,更强调“知识力”——对知识的体悟、掌握和执行的能力,尤其是执行能力的要求。“知识力”的要求要比“知识量”的要求更难、更复杂,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更具体。如何在有限指导的条件下,明确需求,获取资源,拓展范围,最终获得知识与能力,是新教学方式给教学双方提出的新问题,也是更具有普遍现实意义的问题。 “停课不停学”的主体到底是谁?毫无疑问是学生,“忙”的主体也应该是学生。教师主导角色要转变,从“知识量”的输出者变为“知识力”的引领者。虽然停课,但能让学生们在各种条件下依然持续学习,是这次倡议的出发点,部分高校“全员、全课程上网”的做法不应偏离这个基本出发点。当以知识的体悟、掌握和执行为教学要求与目标时,教学就不能仅停留在知识量的层面上,应更进一步“凝练、提纯”,与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洞悉核心性质的能力、迅速准确攫取急需技能的能力相联系,形成环环相扣、务实、有效的教学过程。这就要求教师“教学”的成分要适度,要通过线上课程的“小单位、多方法”直接与学生的能力需求相对接,打破知识边界,创新以“执行”为目的的教学模式。“学一点”即可“做一点”“学一些”即可“做一面”,甚至“做一套”。教师的功能并非“蜡烛”,应更像“打火机”,点燃学生应用知识、持续获取知识的热情,同时“打火机”也在不断充实、更新和升级。在“用”中学,在“执行”中得到知识与能力的自我更新与升级,教师引领学生在不断地体悟与执行中融会贯通,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教学机制:应有双向的兼容性,不能机械化 如何执行好这次大规模线上课程的尝试、如何利用好这些高质量的线上课程平台及资源,每个高校应结合自身的条件充分发挥教学机制的能动性,在“用”中学,学中“变”,变中“胜”。线上教学机制推进的难点在于如何管理模式多元、方法多样、形式层次丰富的教学行为,在公平的前提下抓住各种线上教学行为的实质评测效果、提升质量,在此次尝试中高校教学管理机制特别不应该一刀切、机械化,在符合线上课程形式与特点的前提下,激进些的、保守些的,平衡性的、有侧重的,做得面广一些的、做得度深一些的,各种教学尝试从推进教学革新的角度看都有着不替代的作用。这是前所未有的一次高校集体同步线上课程尝试,涉及了高校全部专业的几乎所有课程体系,老中青三代教师,低年级到高年级、本科生到研究生的所有在校大学生同步进行,甚至还吸引了马上参加高考的备考生、已经毕业步入社会的中青年群体。在这样全社会关注的背景下,更应强调线上教学管理的双向兼容性,不仅要将长线课程与短线课程结合,还应将基础课程与应用课程搭配,既要从教和学两个角度评判线上课程的可行性,更要从知识与能力培养角度看待线上手段的革新性,还应做到高等教育创造知识、创新能力的社会义务。这不仅是我国高等教育临危受命的考验,更是我国高等教育从业者素质、水平的一次集体亮相。 (作者:苏新春,系厦门大学教授、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教育教材中心主任、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院长;杜晶晶,系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副教授、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教育教材中心副主任)线上教学:“摄像头+话筒”后的线上三种改变
编辑:汤晓雪 来源:光明日报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0-03-19 08:33:34 【字体:小 大】
- 最近发表
-
- 备战奥运科学化训练人才培训班开班
- 2021「台灣製造」15張年度專輯回顧(上):串流、單曲當道的時代,我們仍想讓「專輯」受到更多注目
- 《認識你的收納人格》:根據人們如何整理與展示自己的物品,可分為四種「昆蟲收納人格」
- 《製衣》:山本耀司認為,只是認真、善良的人無法做出使人心跳加速的服裝
- 2025赛季中超周末打响 争冠格局重塑 升班马与新星成亮点
- 《春花媽宇宙藥輪》:藥輪是一個圈,從宇宙、從天,因為你的存在連結到地,而後展開的藥輪旅程
- 火辣的《單身即地獄》:愛情裡的心機戰爭
- 解密台灣「腐」消費市場趨勢:腦補力就是購買力!BL漫畫成為台灣最穩定長賣的類型之一
- 北京顺义:食品安全 源头监管
- 台積電法說會營收驚人、賺逾2個股本 ,外資上調目標價至千元,台股加權指數高點估值破2萬
- 随机阅读
-
- 泉州冷暖空气频繁拉锯 注意及时添衣保暖
- Wordle:簡單有趣的「每日一單字」益智猜謎遊戲,為什麼風靡全球網路圈?
- 【小說】張翎《廊橋都知道》選摘:一個人哪能兩次落到同一條河裡呢?我偏偏就落了兩次
- 《臺北之胃》作者自序:法國人鏡頭下的萬華市場,描述台北黏膩的空洞中所展現的詩意
- 小改革 大机制 小资金 大舞台
- 中油煉製事業部執行長辦公室搜出新台幣2700多萬,與白手套業者一起遭檢方依貪污重罪聲押禁見
- 印尼2024年遷都東加里曼丹,新首都命名「努山塔拉」
- 台經院總監劉佩真:台灣半導體業未來10年的機遇與挑戰
- 银合金中铅量与铜量的连续测定(二)
- 牙齒矯正前必看常見疑難雜症:矯正一定要拔牙嗎?什麼狀況要打骨釘?
- 梁天琦明出獄,家人:按法律意見,移除FB專頁所有內容
- 【圖輯】你在通勤時會使用耳機嗎?為了保護聽力,如何避開公車內最吵的地方?
- 民族舞剧《红楼梦》热闹崩塌,青春收场
- 《讓提案過》:與你的老闆或主管合作,不要每次都讓自己讀空氣,你需要的是往前多走一步
- 【專訪】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巫佩蓉老師:如果火星人詢問地球有什麼珍貴的東西,你覺得會是什麼?
- Gogoro攜Gojek旗下的Electrum,發展印尼電動機車基礎設施
- 江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助企降本增效
- 「顏面神經麻痺」懶人包:臉歪嘴斜,可不一定是中風!
- 很多外國人愛問對方來自哪裡,卻沒什麼意思
- 可以終身每月換調酒的「紙飛機」NFT:初衷令人感動,但得思考如何真正「永續經營」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