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偿删除差评属于违法犯罪
报载,有偿近日,删除属于安徽省合肥市公安局蜀山分局破获一起侵害公民信息案,差评抓获犯罪嫌疑人12人,违法查获公民个人信息数万条,犯罪涉案金额达200余万元。有偿经查,删除属于该公司组织“业务员”在网上主动与有差评记录的差评商家联系,吹嘘可提供“代为删除差评”服务。违法商家有意向后,犯罪“业务员”便通过非法手段购买做出差评用户的有偿个人信息。获得用户信息后,删除属于该团伙便拨打用户电话,差评冒充店铺老板、违法新接手店铺老板等身份,犯罪采用软磨硬泡等方式骚扰用户,并许诺支付一定的“好处费”等诱导用户删除差评信息。 差评权属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赋予消费者享有的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监督的权利,也是保护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的关键。只有消费者通过浏览、分析各种好评和差评,并参考相关网站上对商家和商品总体评分,才能做出最符合自己真实意思的判断和选择。尊重和保护消费者“差评权”是展示、披露商品信息的重要内容,是商家不可推卸的义务。 根据《电子商务法》,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全面、真实、准确、及时地披露商品或者服务信息,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不得以虚构交易、编造用户评价等方式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应当为消费者提供对平台内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进行评价的途径。不得删除消费者对其平台内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的评价。违规者,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2万元至10万元罚款;情节严重的,处10万元至50万元罚款。 而有偿删差评行为无疑扰乱了正常的经营秩序,也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根据前述规定,删差评人员以及涉事商家将可能面临着最高50万元的罚款。情节严重者,则可能涉嫌多种犯罪。报道所指的事件中,行为人只是充当“中介”、“黄牛”角色,联系商家提供删差评服务,又联系消费者软磨硬泡要求删除差评,看似只是一般的违法行为。但是其通过非法手段购买了打差评的消费者信息,已经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今起泉州新门街禁行、禁停 海丝公园设免费公交
- 坚决打赢防汛抗旱这场硬仗 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 全市防汛抗旱工作现场会在枞阳召开
- 枞阳油菜花旅游宣传推广周准备工作全部就绪
- 羽毛球亚锦赛国羽五单项均进4强
- 枞阳:“五大行动”促整改 “打伞破网”再出发
- 科技育秧助力夏播夏种
- 我县收听收看全国森林草原防灭火和防汛抗旱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 失重状态飘飘忽忽 航天员在太空都怎么运动?
- 省关工委领导一行来枞阳镇调研指导工作
- 县区第一交叉巡察组巡察县委办公室工作动员会召开
- 资产收益扶贫工程助力精准脱贫
- 2025赛季中超周末打响 争冠格局重塑 升班马与新星成亮点
- 节至花开,枞阳油菜花旅游宣传推广周“准备”好了
- 安徽枞阳油菜花旅游宣传推广周暨美丽乡村摄影展启动
- 认真贯彻安全发展理念 坚决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 以情化冰 用爱暖家_
-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助推枞阳高质量发展
- 我省核准的第一个分散式风电项目花落枞阳
- 刘亚东率队观看“激浊扬清 廉润铜都”大型图片展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