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教育学者程猛:农家子弟的苦读很能理解,但需要被改变
相关报道详见《“读书的对话弟料”:农家子弟离开乡村之后》 2020年5月14日,重庆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村小,教育解这所学校只剩下一名坚守了41年的学者需被老师和两名学生。 (视觉中国/图) 1980年代末,程猛程猛出生于安徽省一个三县交界的农家能理偏僻村庄,父亲是苦读农民,母亲是改变村小老师。从小,对话弟他就被村里人看作“读书的教育解料”,也走了一条典型的学者需被农家学子之路:从村小到乡镇的中心小学,再到区县一级的程猛初中、市里的农家能理高中,最终考入北京师范大学,苦读又在这里念完博士,改变成为教育社会学方向的对话弟一名研究者。 读博时,在给导师康永久教授的邮件中,程猛写道,“出身底层,通过教育实现向上流动的这批读书人,是最让我感同身受的人群。” 此后,程猛将“读书的料”这一日常概念转换为学术论题,研究出身农家又取得高学历成就的寒门子弟因何成才,又历经了哪些不为人知的内心体验。 研究中,程猛将他们在求学过程中所生产的筹码(底层文化资本)归结为“先赋性动力”(为改变命运努力读书)、“道德化思维”(学习作为道德事务)、“学校化的心性品质”(与学校文化的亲近)。然而,故事的暗面,是伴随农村出身而来的重重阻碍,跨越大学之门的冲击、片面发展的隐忧、在故乡成为异乡人,以及与家人之间情感的郁结。 在与南方周末记者的交流中,程猛坦承,作为一本教育社会学领域、以博士论文为基础的著作,《“读书的料”及其文化生产》的选题过程和文献中的思想交锋占据了很大的篇幅,原本以为对公众来说可读性不强,却意外地获得关注,实现了跨界传播。推究原因,程猛认为是情感上的“感同身受”,“让有经历的人看见自己,让没有经历的人看见另一个世界”。 南方周末:你为什么会想研究农家子弟? 程猛:刚读博时,“寒门难出贵子”和“寒门何以出贵子”这两个话题都很热。一种观点认为,农家子弟弥补原生家庭无法提供文化资本的短板,才能取得学业上的成就。甚至有观点认为,农家子弟接受教育的过程是改变在农村养成的“自由散漫和各种陋习”,向城市文明靠拢。我自己的经历会让我很难认可这些观点。 刚好那时我的博士导师康永久教授收集了一些大学生的自传,有与我经历相似的农家子弟,也有城市背景的学生。在读这些自传,包括研究这些自传的过程中,我越来越意识到,农家孩子取得高学业成就的过程并不只是一个弥补缺陷的过程,他们有自己独特的创造性。难道只有城市里的家庭才能传递和生产文化资本吗?我觉得这类观点没有看见他们的独特性,尤其忽视了这些成长体验具有的教育和社会意义。 在研究过程中,我关注了贯穿农家子弟生命体验的一些特定符主流叙事中,农家子弟的成长经历常常被简化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浙江省首张“一带一路”贸易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诞生
- 发改委召开加快推进国内重点铁矿项目建设研讨会
- 我国首座潮光互补型光伏电站并网发电
- 北京:通州连续7天无社会面新增今起有序调整社会面防控措施
- 北京联合检查组督导石景山区学校食品安全排查整治专项行动落实情况
- 北京部分景区影院商场恢复营业
- 昱能科技IPO网上摇号中签结果出炉:中签号共1.4万个
- 塞尔维亚副总理:俄对塞供气价格约为每千立方米400美元
- 雅安蒙顶山 一座城市的名片 一座别墅的后院
- 博思软件:“市场传闻公司要转去北交所上市”消息不实
- 年内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发行规模1375亿元
- 国债期货走弱5年期主力合约下跌0.2%
- 11项人力资源服务京津冀区域协同地方标准修订发布
- 中指院:5月百城新建住宅均价为16198元/平方米同比上涨1.20%
- 光庭信息:华为是公司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
- 中小学数字教材3项推荐性国家标准将于今年11月实施
- 自研系统助力亚冬会短道速滑
- 日本央行副行长:必要时应毫不犹豫地加码宽松
- 美联储一季度帐面亏损高达3300亿美元
- 国内航空公司“4500班保底补贴”政策下周暂停执行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