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圖表】被性騷擾了,你會怎麼做?性暴力受害者僅1成會報警求助

近日因民進黨內部爆出性騷擾事件,圖表讓職場性騷問題再成為大眾矚目焦點。被性暴力報根據衛福部最新數據顯示,騷擾受害2022年總計收到2086件性騷擾申訴,會麼其中有1515件,做性者僅約73%的成會案件成立,其中以藉機碰觸肢體或身體隱私部位的求助騷擾行為最為常見。

根據衛福部調查性騷擾申訴案件,圖表發現近年性騷申訴案件數逐年增加,被性暴力報2022年申訴案件是騷擾受害2017年的2.7倍,認為這樣的會麼趨勢代表民眾遇到性騷擾已不再隱忍,更勇於捍衛自身權益。做性者僅進一步檢視2022年申訴成立案件,成會可以發現受害者多數仍為女性,求助且超過半數皆未滿30歲,圖表以18到29歲族群最多。

性騷擾被害人年齡分佈內文

若檢視性騷擾的常見樣態,藉機親吻、擁抱或觸摸胸臀或其他身體隱私部位等,這類肢體碰觸是最為常見的性騷擾行為,約佔29.7%,是民眾最常遭遇到的性騷擾行為。除此之外,衛福部也觀察到因手機普及和網路匿名特性,使得色情圖片或文字騷擾的情況變得普遍,佔整體約21.7%。

常見性騷擾行為內文

雖然從數據上來看,衛福部認為逐年增加的性騷申訴案件數凸顯民眾更願意站出捍衛自身權利,但根據婦女團體的觀察,多數民眾遭遇性暴力事件(包含性騷擾跟性侵害)仍不敢報警,更有4成不曾對外求助。

現代婦女基金會2022年4月公布「性暴力事件求助態度網路調查」,回收的876份有效問卷中,發現有4成民眾不曾對外求助,主要是擔心證據不夠充足,或因為案件帶來的羞恥感,害怕原有生活秩序被破壞,因此選擇獨自承受創傷。

而在有對外求助的回應中,選擇向朋友、家人或伴侶尋求幫助的人仍佔多數,只有約3成的民眾會選擇正式管道求助,其中只有1成願意報警,代表高達9成的民眾並未選擇走司法途徑。

約3成民眾遭遇性暴力會求助正式管道內文

現代婦女基金會總督導張妙如也指出,超過一半的受害者,在求助經驗上不如預期,包括親友認為受害者沒有保護好自己或是小題大作,或是並未陪伴協助處理相關流程。另外還有遭遇專業人員的態度不佳、申訴/訴訟結果不如預期,甚至有被害者被調職或轉學,這都會讓被害者感到反被懲罰。

據《中央社》報導,勞動部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長黃維琛指出依性別工作平等法規定,防治性騷擾、讓勞工有安全工作環境,雇主責無旁貸,一旦有勞工申訴性騷擾事件,雇主應設身處地從勞工的角度給予協助,並依相關辦法啟動調查、處理及懲戒。若未盡到防治責任,依法可處新台幣10萬到50萬元罰鍰。

資料來源:衛福部保護服務司、現代婦女基金會

延伸閱讀

  • (更新)民進黨版《人選之人》:前黨工遇性騷擾上報反被檢討, 副秘書長許嘉恬請辭獲准,賴清德道歉
  • 英倫版《人選之人》:性騷擾文化常年存在英國政壇,我們不要就這樣算了
  • 朱家安:《人選之人》裡的性騷擾——為什麼戰犯是簡成力?
  • 《我的痛苦有名字嗎?》:年輕女性在職場被性騷擾的次數,就像呼吸一樣頻繁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核稿編輯:林奕甫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