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以情化冰 用爱暖家_

在天长市16个乡镇街道,情化活跃着405名被群众亲切称为“好大姐”的冰用调解员。她们穿梭于大街小巷,爱暖用耐心、情化爱心和专业,冰用化解一个又一个婚姻家庭矛盾纠纷,爱暖为社会和谐稳定筑起一道道温暖防线。情化近年来,冰用天长市妇联聚焦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化解,爱暖因地制宜打造“好大姐”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调解品牌,情化切实维护一方稳定、冰用守护一方平安。爱暖

“妇联胜亲人,情化真诚解民忧”“司法温情暖人间,冰用正义之光照心田”——这两幅锦旗的爱暖背后,是一个曾经被家暴困扰的家庭重获新生的故事。

3月21日,天长市民李小蕊(化名)专程赶到广陵街道妇联“好大姐”婚调室,向调解员表达感激之情。原来,李小蕊与丈夫是各自离异后重组的家庭,婚初感情尚可,但丈夫因工作压力及性格问题,近期多次对李女士实施肢体暴力及语言侮辱。接到李小蕊的报警后,派出所民警及时上门制止家暴行为,并将警情通报给街道妇联。

接到信息后,广陵街道妇联迅速启动“部门联动化解家事纠纷”机制。在“好大姐”调解室,“好大姐”向李小蕊的丈夫详细讲解“反家庭暴力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相关法律规定,明确家暴行为的违法后果,分析其行为对子女及家庭的危害。经过耐心调解,最终夫妻双方达成解除婚姻协议,实现家事纠纷“案结、事了、人和”的社会效果。

“好大姐”调解室不仅在城市社区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乡村也同样受到群众的欢迎。石梁镇石街社区的“好大姐”调解室,是当地村民自治的一项重要举措。调解室针对网格内无法解决的问题,发挥自身优势,排查各类风险隐患,重点针对婚姻家庭纠纷,制定调解措施,及时做好矛盾协调处理。

前不久,石街社区一对夫妻因婚姻问题产生纠纷,甚至闹到要离婚的地步。社区“好大姐”调解室得知后,立即介入调解。调解员耐心倾听双方的诉求,分析问题根源,最终让夫妻双方冷静下来,重新审视自己的婚姻。经过调解,夫妻双方不再提及离婚,愿意继续和美地生活下去,家庭重归于好。

“好大姐”调解室的成功,离不开一支专业且充满爱心的调解队伍。天长市妇联通过构建“妇联+”队伍体系,组建以镇村妇联干部为专职,妇联执委、女性网格员、妇女代表、巾帼志愿者等力量为兼职的基层“好大姐”婚调队伍。同时,链接司法工作者、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师等专业资源,为有需求的妇女家庭提供维权服务。

“基层妇联人熟地熟懂人情,专业人员懂法、懂政策、有权威,二者优势互补,推动婚姻家庭纠纷的源头疏导和合力化解,实现‘1+1>2’的调解效果。”天长市妇联主席许春萍告诉记者,通过定期组织妇联干部、网格员、“好大姐”调解员参加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调解专题实务培训,联合司法局举办“妇女法律明白人”培训,不断提升调解队伍的专业能力。

正是这样一支专业且充满爱心的队伍,让“好大姐”调解室在化解矛盾纠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好大姐”调解室不仅注重矛盾的化解,更注重调解成果的巩固。对于已调解结束的纠纷,特别是较复杂的或有可能出现反复的纠纷,定期进行走访,及时发现调解工作中的不足,督促当事人履行调解协议,排除各种隐患。

“这种闭环管理机制,让调解工作不仅停留在‘案结事了’,更实现了‘人和’的目标。”广陵街道妇联专职副主席殷汇梅认为,正是通过定期回访,让“好大姐”调解员及时掌握当事人的最新情况,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确保调解成果得到巩固,防止矛盾再次激化。

“群众的肯定是对我们工作的鞭策。”天长市妇联主席许春萍表示:“将发挥‘好大姐’女性特有的细腻、智慧方面的优势,继续做好家庭矛盾纠纷化解、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工作,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为妇女解决烦心事揪心事,做好广大妇女儿童的‘娘家人’。”

“好大姐”调解室的成功,是天长市坚持好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如今,天长“好大姐”调解室里的故事还在延续,她们正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深刻内涵,用温暖和智慧守护着每一个家庭的和谐与幸福。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