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價壓力「食」在大!外食費較去年上漲4.21%
主計總處今(6)天公布1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物價外食年增2.9%,壓力漲幅較上個月趨緩,食大上漲回到3%以下,費較但通膨壓力持續,去年七大類中食物類漲幅最高,物價外食其中外食費較去年漲了4.21%,壓力藥品及保健食品也漲3.93%;至於11月查價價格,食大上漲番茄及香蕉比去年同期大漲近60%,費較另外,去年民眾出遊旅館住宿支出和國外旅遊團費同樣漲聲不斷。物價外食 不論是壓力上市場買菜,還是食大上漲吃便當、叫外送,費較每天必備的去年飲食開銷,民眾有感花的錢變得更多!根據主計總處最新公布1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雖然比10月微跌0.28%,但年增率2.9%依舊位處高點。 對於漲價,有民眾指出,早餐花費從55元變70元,有人表示,外送費從疫情爆發時就上漲,現在不會想叫外送,也有民眾提到,味全龍總冠軍賽門票1張600元,以前在台北市立棒球場看球,外野座位1張只要50元。 七大類中,跟去年同期相比,變動影響較大的包含食物類,年增5.63%,其中外食費就漲4.21%,藥品及保健食品也漲3.93%,帶動醫療保健類上揚;娛樂服務費和房租同樣漲聲響起。 觀察11月查價價格,食物類漲最多,番茄、香蕉比去年同期大漲近60%,玉米漲42%,豬肉漲將近10%。另外,民眾出遊的花費,旅館住宿漲超過10%,國外旅遊團費也有4.21%的漲幅。實際詢問民眾,到底什麼東西沒漲過?有人說麥香奶茶,也有人回答白飯,還有人直言「薪水」。 行政院主計總處專門委員曹志弘表示,今年CPI漲幅大概是2.5%,明年CPI漲幅會逐漸縮小,全年平均預期會回到2%以內。 11月CPI告別3字頭,扣除蔬果和能源後的核心CPI,也創下21個月以來新低,但通膨壓力持續,物價要再回到低點,恐怕不容易。 台北/李素瑜、陳建國 責任編輯/林湘芸1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揭曉 年增率微跌仍處高點
通膨影響!醫療保健、娛樂服務、房租「漲」聲響
食物類查價價格漲最多 番茄、香蕉大漲近60%
- 最近发表
-
- 非典型理工男深耕行业13年 陈博:让救援英雄成游戏主角
- 數位行銷逃兵寫給你的轉行指南:完全沒有經驗的人,該投新創還是代理商?
- 進電影院看《貓王艾維斯》前須知,關於「貓王」12個可能讓你很意外的point
- 【專訪】高雄流行音樂中心執行長李欣芸:做台北的第二沒意思,要就要做獨特的那一個!
- 北京市推出20条登记注册品质服务举措
- 我是「貓哥」假賣PS5詐欺的受害者,以下是他的「養套殺」套路全解析
- 烏東持續敗退,州長稱烏軍將從北頓內茨克撤出,美國務卿:俄烏戰爭使飢餓人口再增5000萬
- 阿滴《按下暫停鍵也沒關係》:像重新學習走路,生病改變我最多的是「工作的價值觀」
- 黄泥岗镇文明祭祀共筑绿色清明_
- 疑因北京打壓遊戲業「暗黑破壞神」新遊戲推遲發行,網易股價暴跌
- 随机阅读
-
- 精炼对油茶籽油三萜类化合物含量的影响(一)
- 俄國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拍賣獎章援助烏克蘭,決標價破億美元創紀錄
- 「我們也想親近神」,印尼LGBT穆斯林在歧視中夾縫求生
- 《丹麥史》:Hygge已成為幸福生活的關鍵詞,為何丹麥每年都榮登世界幸福指數前三名?
- 2020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圆满落幕,伟业计量诚邀您直击现场盛况!
- 「疫情版」台北國際書展的曲折、體驗與啟發:短期靠補貼,但長期的閱讀復振策略是什麼?
- 漫談減重手術史:10世紀的你如果想減肥會被醫師縫嘴巴,那現代呢?
- 夏至蟬鳴,疫情尚在觀察期,各項指標是否已悄然升溫?
- 口腔门诊“跑路” 市场监管解忧
- 兒科醫師圖文解說:「呼吸道融合病毒RSV」病程快又猛,嬰幼兒一年四季都要提防
- 林智堅宣布7月中辭去新竹市長,將戶籍遷到桃園為選舉備戰
- 全球能源與糧食通膨襲來,央行:台日韓自給率低,食物類上漲衝擊物價最大
- 临近岁末各大培训机构上线寒假班 家长抢着报“钻空子”班
- 世界上最難的說服:如何成功讓工地勞工戒除檳榔?
- 《紅樓夢》後四十回與確認偏誤
- 線上看診、取得藥物不容易,身心科患者確診被隔離拿藥怎麼辦?
- “00后”走向职场 求职心态更多元
- 【藝遊嚮導】6/21
- 疫情期間外送平台業績長紅,為何還要漲價?從日本的例子可看出一些端倪
- 寶寶不抱著睡會沒有安全感?談「抱睡」、「搖睡」的幾個問題以及如何戒除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