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省硕士学位论文抽检近两百篇存在问题 暴露了什么
“问题论文”话题频上热搜。省硕士学2019年年底,位论文抽问题河北发布硕士学位论文抽检结果;今年3月以来,检近江苏、两百广东也先后发布抽检结果—— 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检,篇存暴露了什么 “毕业论文查重率要求越来越严,暴露今年要求不能高于10%,省硕士学过去都是位论文抽问题低于20%。”即将博士毕业的检近蔡丽丽(化名)告诉记者,她所就读的两百山西大学今年对研究生论文的查重比例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国家愈发重视研究生培养质量、篇存加强和改进教育评估督导和监测的暴露背景下,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省硕士学话题频上热搜。 3月以来,位论文抽问题江苏、检近广东先后发布了2019年硕士学位论文抽检评议结果,加上2019年年底已发布抽检结果的河北,三省抽检共发现近两百篇“存在问题”或“不合格”的硕士学位论文。 2019年11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对2018年博士学位论文抽检发现问题突出的高等学校和研究院所进行集体约谈,要求“在2020年博士学位论文抽检中问题论文的篇数和比例要大幅降低。” 临近毕业季,研究生即将面临学位论文答辩。那么,历次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检结果暴露了哪些问题?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相关部门、高校、科研单位该如何改进? 创新不足,深度不够,结构松散,格式不规范—— “问题论文”究竟差在哪儿 “部分论文工作量有限,创新性不足;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缺乏可行性;论文结构松散,逻辑性不够,未凝练出重点研究解决的科学问题;规范性不够,文字表达与编排问题较多。”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在关于2019年度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工作的通报中,如是概括抽检论文存在的共性问题。 山东大学去年12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提升博士学位论文质量的通知》,也印证了这个结论。该通知指出,综合近年来“问题论文”的专家评阅意见,发现主要问题集中在创新不足、研究深度不够、研究方法简单、工作量或实例单薄、选题不合理、书写不规范不严谨等方面。 该通知还同时指出,在职攻读学位研究生、指导学生较多的导师易成为“问题论文”高发人员,部分学科成为“问题论文”多发领域。 从公开的抽检结果中记者发现,存在问题或不合格的研究生学位论文,除存在选题、方法、结构、规范等方面的共性问题之外,还在专业学科、学位类别等方面呈现一些特点。 “自然科学类学位论文存在问题的比率要明显低于人文社科类。人文社科类中经济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学科的学位论文存在问题比率要明显高一些。”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高耀分析指出。 “一般而言,新增加的学位授权单位或综合性大学中学科实力较弱的单位容易出现论文抽检不合格。”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王传毅推断,专业性弱、门槛低的“软科学”更容易出现不合格的论文。 据记者从《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年度报告》中获知的信息,早在2015年的抽检中,存在问题的学位论文分布在各学科门类,其中经济学、教育学、艺术学门类的比例超过10%,管理学比例超过9%,法学超过7%,其他均在5%以下。 此外,从江苏今年发布的结果来看,专业学位论文的不合格率为3.59%,虽比上年有所下降,但仍显著高于学术学位论文1.57%的不合格率。 “这个结果还是符合我们的感受和判断的。”北京大学中国博士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陈洪捷教授分析,近些年来,专业学位研究生规模持续扩大,并在2017年首次超过学术学位研究生。数量增加对质量控制产生了一定影响。 高耀则认为:“不宜对学术学位论文与专业学位论文之间的不合格率进行简单比较或过度解读,因为二者评价标准不同。即使在专业学位内部,40多种不同专业学位在培养特色、培养规模、学位论文形式及内容要求等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 过程评价欠缺,分流机制不健全,朋友圈式答辩—— “问题论文”是怎样产生的 已通过答辩的学位论文为何还会出现上述形形色色的问题?“这反映出极个别学位授权点研究生培养的质量自律意识还需进一步强化,质量文化还需进一步培育。”高耀表示。 据王传毅介绍,论文质量最常用的保障方式是答辩前的盲审和答辩环节。盲审一般送3位以上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评阅,通过后进入答辩环节。答辩由5到7位专家对答辩人的报告和论文进行评议和打分。 然而,这一设计仍存在一定缺陷,给少部分人留下了可钻的空子。“博士答辩几乎是朋友圈的答辩。导师提建议名单,都是熟悉的朋友,很容易‘送人情’或‘放放水’。”湖北某高校的一位博士生导师透露。 与此同时,“在我国,毕业答辩之后就万事大吉,没有对博士论文进行修改后再提交的要求。专家的意见只是在答辩时指出而已,论文已经定稿,不会进行调整完善,反正已经答辩通过了。而国外的博士生答辩后,要根据答辩专家以及匿名评审的意见修改论文,然后再正式提交。”武汉大学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从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培养过程管理的角度上,过程性评价缺失,博士生的综合考试、中期分流以及开题报告等关键环节很难真正到位,没有淘汰机制。” “往往自身学术标准共识度比较低的专业,论文更容易出现问题。”陈洪捷以管理学为例进行分析,“工程管理、工商管理、信息管理,等等,虽然都是管理类,但实际上专业差异比较大,这就导致无论学生、导师还是评审专家,对论文评判的标准也呈现多样化。” 此外,陈洪捷在调查中还发现一个很“中国式”的现象,“有相当一部分论文不合格是因为评审专家认为选题与学科不相符,比如经济学博士研究的不是经济问题。这是为什么?这与我们的博士学位点制度有关。博士点申请难度很高,要求很高,有些学校的一些专业申请不到,就会采取变通的做法。比如本专业没有博士点的导师会在相近或相邻学科中有博士点的专业带博士。结果就是,导师按本学科要求来培养学生,最后却以其他学科的名义报上去。这样的论文很容易被认定不合格。” 严把“出口关”,强化导师责任,优化培养过程—— 提升论文质量重在全程管理 “学位论文抽检制度在保障和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位授予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倒逼学位授予单位走注重质量提升的内涵式发展道路。”高耀认为。 记者了解到,许多高校已经采取了相应举措来完善和加强研究生论文和学位授予的管理,严把“出口关”。 清华大学今年3月发布了关于学位管理和学风建设的文件,明确指出,指导教师(小组)应在研究生培养环节中加强全过程指导,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及早提出分流建议。 山东大学在学位授予中增加了两个环节:一是“论文自审环节”,在每次授位表决前对已通过答辩的论文再次审核;二是“答辩汇报内容”,研究生在论文答辩时要对预答辩及外审专家的意见及修改情况作出说明。 中山大学加大学位论文抽查比例,2020年博士学位论文将抽查50%、硕士学位论文将抽查20%。同时,该校还提出加强对考试招生全流程监督,建立“逐年考核、逐步分流”的培养模式。 厦门大学2020年对研究生论文查重比例提出更高要求,将所有研究生学位论文“去除本人已发表文献复制比”由原先的“低于20%”调整为“低于10%”。 许多专家学者在采访中都表示,研究生论文质量的提升,“不能单靠外审论文代替内部质量控制,也不能用后置检查环节代替前置控制环节”,既要严把“出口关”,也要加强过程管理,严把“进口关”和“培养关”。 “一篇论文是可以修改的,但是博士、硕士是要花时间培养的,视角、立场、理论、方法等是要花时间培养的。”武汉体育学院教授王岗在采访中反复强调导师的重要作用,“导师是第一负责人,要树立干干净净为学术贡献的思想才能培养好研究生”。 记者注意到,教育部2017年印发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已明确“导师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第一责任人”,同时提出要保障导师在招生、培养、资助、学术评价等环节中的权力;对培养质量出现问题的导师,培养单位视情况采取质量约谈、限招、停招等处理措施。 研究生学位论文是获取博士、硕士学位的重要依据,是研究生科研能力、科研成果的集中体现,也是重要的社会文献。高校只有真正转向质量提升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才能充分发挥研究生教育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中的重要作用。(记者 柴如瑾 陈 鹏)三省硕士学位论文抽检近两百篇存在问题 暴露了什么
编辑:汤晓雪 来源:光明日报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0-04-16 14:53:11 【字体:小 大】
- 最近发表
-
- 最高罚款40万元!上海公布2024年守护行动第一批典型案例
- 韓國攝理教教主鄭明析涉嫌性侵21名女性,一審重判23年
- 一次解決多人上網的不同情境需求——家用網路挑選攻略
- 冬至後陽氣回歸、吃湯圓添歲保平安,這一天有什麼禁忌、習俗,要祭拜哪些神明?
- 江西赣州:规范餐饮行业收费 营造良好消费环境
- 防家電類晶片被轉為武器用途,經濟部擴大管制電子零組件等45項貨品銷往俄羅斯、白羅斯
- S.H.E、蘇打綠、張學友、范曉萱等人的音樂,「雨」各自象徵著什麼?
- 律師談新北國中生割頸案:少年犯的保護傘?該廢除《少年事件處理法》嗎?
- 农牧光互补型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模式(二)
- 當Aston Martin遇見Lenovo ThinkPad P1——追求專業極致讓兩者一拍即合
- 随机阅读
-
- 现代鸟类的起源可追溯到恐龙时代
- 《背後操控行為決定,你卻不知道的慣性思維》:「確認偏誤」——無視質疑的信念,你只相信你想相信的
- 面對職場壓力,如何「歡喜做、甘願受」?七大心法穩住心態,給自己快樂工作機會
- 【書評】《男人的憂傷,只有屌知道》:陽萎、早洩、遲射與性成癮,涵蓋各個不同的生命缺口與關係坎坷
- 韩国籍篮球教练姜正秀:以体育为桥了解新疆
- 伊隆馬斯克跟永豐餘有什麼關聯—從何壽川的造紙革命說起
- 靈獸出閘——二輪大軍蓄勢待發,後疫時代SYM線上車展秀肌肉
- 台灣總統大選:三名候選人首場政見會就土地醜聞針鋒相對,反映選情緊綳
- 陕西咸阳:探索旅游市场及高速服务区食品安全监管新模式
- 《複利走路法》:貫徹節能步行的「不累登山法」&利用肌力當煞車的「無痛下山法」
- momo變成meme:各大零售通路「迷因行銷」鞏固年輕市場,未來還會出什麼新招?
- 《受苦的靈魂》:在一個極權主義國家,懲罰「代罪羔羊」比接受多樣化的觀點要容易得多
- 兴安盟盟长苏和详解中国首个现代畜牧业试验区
- 聖誕新歌大軍如期來襲!2023年年底就聽這些了!
- 1G光纖上網+WiFi6 無線網路+A1 BOX 打造遠距上班、遠距上課居家新生活
- 鄒幸彤涉國安案還押逾2年保釋被拒,料於明年下半年開審
- 广西玉林:开展校外托管机构食品安全交叉互检专项行动
- 重現辦桌文化的道地好滋味,莊頭北帶你看見台菜中的職人奧義
- 交通部公布新車安全評等今年5款車獲五星,2024年進階2.0版納本土道路樣態
- 徐婷個展《Liminal Space》:攝影鏡頭帶出自我對話,思索畫面之於我們的意義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