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任务中听到的“林海明白”是谁?他们在哪?
嫦娥探月、林海明白祝融探火、航天空间站建造,任务在每一次的中听航天任务中,我们总能听到一句熟悉的林海明白口令——“北京明白”。而在和“北京”对话的航天众多口令中,有一句“林海明白”,任务“林海”是中听谁?他们在哪?今天的《新春走基层》,记者在我国最早迎接太阳升起的林海明白地方——佳木斯,找到了“林海明白”。航天 “林海”是任务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佳木斯深空站的代号,我们在航天发射时听到的中听“林海明白”口令就来自这里,它建在远离城市的林海明白林场,这里有一大片白桦林,航天“林海”由此而得名。任务 这个长得像“大锅”的设备是目前亚洲最大的测控天线,主要用于接收月球、火星探测器数据。最近,佳木斯深空站的航天人正在忙着为今年的嫦娥六号任务做准备。清晨,这里的气温已经降到零下30摄氏度左右,记者跟随岳世磊和他的同事,跟拍了一次他们对天线的例行检查。 这个“大锅”有50多米高,记者攀爬的过程中始终不敢看向地面,而岳世磊却如履平地。 2012年,深空站建成后,岳世磊成了第一批管理这个“大锅”的人。 岳世磊说,适应得快,是因为这些年他见证了中国航天的高速发展。12年间,中国航天从地球走向月球,从月球走向火星,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中国第一次探测火星。 2021年5月15日,红色星球——火星迎来中国的航天器,这对岳世磊来说是一次全新的挑战。当时火星距离地球2亿公里,地面接收到信号需要27分钟,岳世磊就是负责接收来自火星信号的人。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佳木斯深空站岳世磊:当信号回来之后,整个人一下子就放松了,感觉一下子就瘫下来了。 这一落,让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成功着陆火星的国家,中国航天也实现了从地月系到行星际的历史跨越。 一次次的航天成就带给了岳世磊满满的骄傲和自豪,他也很享受这份事业给他的荣耀,他说这口大锅就像是他的孩子,他还给儿子取了一个和航天有关的名字——岳沐航。 在佳木斯深空站的这些年,岳世磊很少回家过年,今年春节,他把妻子和孩子接来了站里。 岳世磊的妻子 蔡晓林:他老说自己是一颗螺丝钉,哪里需要他就去哪里。所以我把家庭承担起来,他把事业承担起来,就是这样。 在采访的这几天里,记者发现岳世磊夫妇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说话很少、不善言辞,尤其在采访的时候,岳世磊妻子的回答甚至要比记者的问话还要少。或许正是因为这样,他们才能在这里常年坚守。 愿意留在这里坚守的不只有他们,其实还有很多年轻人,他们最小的20出头,平均年龄只有27岁。这几天,佳木斯的气温虽然已经零下30摄氏度,但记者感受到的却是暖暖的青春气息。 尽管远离城市,但年味不能少,一天的工作结束了,这些年轻人围坐在一起,唱起了他们自己创作的歌曲——《白桦林》,就像歌词里写到的那样,这里虽然寂寞,但却是他们把理想揉进太空的起点。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佳木斯深空站 吕增伟:我觉得能够为我们祖国的深空事业去贡献出我的一份力量,特别自豪!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佳木斯深空站 冉启燃:我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学生,变成了航天工作者,把自己的青春融进到了祖国最需要我的地方,我觉得特别幸福。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佳木斯深空站集体:我们在佳木斯深空站祝全国人民新春快乐!中国航天永远值得期待!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浙江杭州举办个体劳动者技能富业行动推进大会
- 台企镇江奇美化工荣获2022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 台胞谢明昌筑梦云南 回馈沃土助力乡村振兴
- 台商跨海传播咖啡文化16载 渐成“业内大拿”桃李满园
- “钦文现象”带动国内网球热
- “我对在大陆发展有很强的信念”——台湾青年在大陆逐梦圆梦
- “登陆”台青的日食记:与爱人三餐四季品味人间烟火
- 台胞青年来大陆做交换生:大陆很大,时刻都有新体验
- 全国现代五项冠军赛青岛站结束
- 清华、暨大等多家高校70位台湾青年深圳暑期实习
- “80后”台湾青年在上海直播带货 为两岸年轻人提供筑梦舞台
- 福建省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再启动 设立台湾青年创业专项
- 北京石景山:专项检查汛期流通领域食品安全
- 把握时与势 台商“逆势”跨界创业
- 台胞“登陆”浙江打拼20余年 感谢人生转弯路口相助的人
- 闽侯“上新”台湾青年就业创业基地
- 党员勇救落水者 众人携手筑暖城_
- 台湾青年在重庆跨界打造复合式餐厅
- 台商“登陆”东方大港逐梦20余年:实现一个个“小目标”
- 台商跨海传播咖啡文化16载 渐成“业内大拿”桃李满园
- 搜索
-
- 友情链接
-